Q: 目前,保險在我國越來越普及,我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辦理商業保險。今年7月,我和一些從國外回來的朋友談了保險。他們告訴我們保險在國外很受歡迎。一個人通常有幾種保險。當他們得知我和我妻子都沒有保險時,他們勸我們去買。我認為我朋友的建議很合理,所以我開始尋找適合我和我妻子的公司和保險。但是在保險公司,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那時,我妻子懷孕了。當我們的保險業務員得知我妻子懷孕時,業務員告訴我們孕婦不能投保。如果他們想投保,就得等到生完孩子兩個月后,身體才好。當時業務人員給我們的解釋是:與正常人相比,孕婦的風險更高,所以一般不能承保。我理解這個解釋,但我個人有一些想法。我想咨詢一下編輯,看看我的想法是否合理。每個被保險人都投保的原因是有風險。如果沒有風險,還有誰來投保?孕婦比普通人要承受更高的風險。因此,他們更需要保險,但最需要保險的人卻得不到保險。你認為這樣的規定合理嗎?因此,我認為保險公司在設計保險時,不僅要考慮正常人群,還要考慮異常風險人群,從客戶的角度為被保險人設計保險。陳偉
A:陳偉朋友:
你好!看到你的來信,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但國內保險的設計確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這里,我想和大家談談關于孕婦保險的一些特殊規定。
目前,各種保險的費率是根據大數定律和不同年齡段的正常死亡率來確定的。由于孕婦的高危性,死亡率也高于正常人,因此很難確定發病率。目前,據我所知,所有保險公司對孕婦都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情況如下:保險公司只接受懷孕7個月以下的投保申請。對于懷孕7個月以上的客戶,暫不接受投保申請。只有產后兩個月身體健康的人才能申請保險。對于懷孕7個月以下的客戶,原則上不接受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只接受不包含上述責任的其他人身保險,投保時進行一般體檢。此外,因分娩造成的意外事故不在保險公司的承保范圍內。
孕婦保險條例如此嚴格的原因是,正如你在信中提到的,孕婦的風險概率高于正常人。由于保險遵循風險分擔原則,同一風險的保費是平等分擔的。如果孕婦按正常人的風險概率投保,對其他投保客戶將是不公平的。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孕婦的危險性不易測量,死亡率不確定。然而,你信中提到的一些想法是合理的。建議將孕婦視為一個特殊群體,并分別制定適合這些群體的保險。從保險最原始的目的——風險規避出發,切實為各類人群量身定做保險產品,提供更適合個人需求的保險產品。不過,筆者認為,隨著保險越來越貼近生活,保險品種的發展應該會有一些突破。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激勵離職后多長時間可以退回
2021-02-06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保險經紀與保險代理區別是什么
2021-03-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