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改變了以往的扣除比例。業務招待費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合理支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列支。根據稅法規定,在一定比例內可以在所得稅前扣除,超過標準的部分不能扣除。在業務招待費的范圍方面,無論是財務會計制度還是新舊稅法都沒有給出準確的界定。在稅收執法實踐中,招待費的具體范圍為:(1)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的宴請費、工作餐費;(2)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贈送紀念品的費用;(3)游覽風景名勝區的費用,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發生的交通等費用(4)因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發生的業務費用部門人員差旅費。稅法規定,企業應當嚴格區分業務招待費和會議費,業務招待費不得計入會議費。主管稅務機關要求納稅人提供與其經營活動有關的差旅費、會議費、董事費等證明材料的,納稅人應當能夠提供證明其真實性的合法證明,否則不得稅前扣除。在核算業務招待費時,應當按照規定的科目收取。未按規定將業務招待費隱藏在其他科目的,不得稅前扣除。
一般來說,用于贈品的外購贈品應視為業務招待費,但如果贈品由納稅人生產或委托加工,具有標識和宣傳企業形象和產品的功能,也可作為業務宣傳費。同時,要嚴格區分回扣、賄賂等給客戶的違法支出,不應作為業務招待支出,而應直接調整。業務招待費限于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招待費。職工福利、職工獎勵、企業銷售產品產生的傭金、支付給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個人的勞務費用,不計入招待費。第二,企業招待費的會計處理會計準則中對企業招待費的正確會計處理應當列入“管理費用”的第二科目企業招待費,但這只是一個籠統的規定。根據“收入支出與資本支出劃分原則”、“實際成本原則”和“匹配原則”等會計一般原則,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應當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計入“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現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開辦費用應當在開始生產經營取得營業收入時停止,計入生產經營當月損益。業務招待費的扣除基數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按銷售(經營)收入,即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視同銷售收入之和計算確定。按照規定,銷售(經營)收入是納稅人申報的金額,不是稅務機關檢查后確定的金額。稅務機關增加的收入應當在納稅調整增加額中填報,不能作為計算招待費的基數。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改變了以往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不同標準。上述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按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經營)收入的5‰。稅法與會計準則的區別如下:1。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可按會計規定計入相應成本,并按一定比例扣除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費用。由此產生的差異將在企業所得稅申報中進行納稅調整。2企業籌建期間發生的業務招待費,計入開辦費。根據會計準則,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應當計入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根據稅法規定,從生產經營(含試生產、試經營)開始當月的次月起,在不少于3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稅款,形成時間差,在申報企業所得稅時進行納稅調整。三。企業招待費的稅基核算不同于稅法。稅法允許扣除的基數為納稅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視同銷售收入)。業務招待費應與會議費嚴格區分,不得計入會議費。主管稅務機關要求納稅人提供與其業務活動有關的差旅費、會議費、董事費等證明材料的,應當能夠提供法律證據證明其真實性,否則不得稅前扣除。會議費用證明材料包括納稅人申報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的時間、地點、出席人員、內容、用途、收費標準、支付憑證等,主管稅務機關需要提供證明材料的,應當提供足夠的有效證件或者材料證明其真實性。稅務機關在稅務檢查中發現業務招待費虛假的,或者發現業務招待費不真實的,稅務機關有權要求納稅人在一定期限內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明或者材料,證明其真實性納稅人逾期不提供的,稅務機關可以不經進一步檢查,直接拒絕其申報的業務招待費扣除權。業務招待費超支,屬于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確定應納稅所得額的概念。本次調整僅以稅法規定的會計利潤為基礎,不屬于會計處理范圍(因會計差錯導致的納稅調整除外)。因此,不需要對企業會計賬簿和報表進行調整,也不會導致賬表不一致。案例分析:
某貿易有限公司2008年的相關數據如下:自報產品銷售收入1000萬,材料銷售收入10萬,自產產品用于捐贈,同類產品市場價格5萬,使用權轉讓收入專利a為5萬件,專利B所有權轉讓收入10萬件,接受捐贈收入5萬件,價款10萬的材料涉及債權公司a重組最高賬15萬的債務。5萬的現金折扣反映在財務費用中。固定資產轉讓收入10萬元(凈收入3萬元計入營業外收入)。稅務機關發現,經常賬戶中有房屋租賃收入5萬元,未按收入處理。請按新規定確認業務宣傳費的扣除基數。
[分析]:
1。納稅人業務中發生的現金折扣計入財務費用,其他折扣和銷售退回均以凈額反映在“主營業務收入”中。因此,財務費用中不需要考慮5萬的現金折扣。
2.“銷售(經營)收入,是指納稅人按照會計準則計算的“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以及按照稅收規定應當確認為當期收入的視同銷售收入的申報數。因此,雖然5萬的房屋租賃收入屬于“其他業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物出資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0交警以車輛違章未處理不予年審年檢合法嗎
2020-12-27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商標權質押到期未續押是否有效
2021-02-15姥姥姥爺算法定監護人嗎
2020-12-19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事故之后如何理賠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