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權轉讓涉及哪些財務會計問題?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競爭的加劇,一些有限責任公司經常通過增加注冊資本、調整出資人和出資比例等方式進行股權變更,從而提高公司的競爭力,提高綜合實力。目前,股權變更的常見形式有兩種:一種是注冊資本總額不變,僅變更股東或股東間股權轉讓;另一種是增加注冊資本總額。一是股權轉讓的相關法律程序。
我國《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公司股權轉讓的相關法律程序規定如下:公司股權轉讓由股東大會決定;公司股東向他人(包括法人、自然人)轉讓股份,必須經半數以上股東同意;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股權轉讓,由政府審批機關批準;國有控股公司的股權轉讓,由政府主管部門、財政主管部門和國有資產主管部門批準。此外,在股權轉讓過程中,轉讓方和受讓方應當就股權轉讓價款、收購價款的支付和交付時間、轉讓前公司未分配利潤的享有情況、債權債務的責任等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轉讓方和受讓方中有一方是國有企業或者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投資部門的,轉讓協議應當經政府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準。二是股權轉讓價格的確定。在上述股東大會決議和股權轉讓協議中,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價格是一個難點問題。在實踐中,許多公司在轉讓股份時,只使用原始投資價值來確定轉讓股份的價值。但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確定股權轉讓價格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按實收資本的賬面價值(即原投資價值);按公司所有者權益;按公司權益;按公司權益;按本公司權益;按本公司權益;按本公司權益;按;根據公司經法定評估機構評估的資產凈值確定(評估報告一般應經公司董事會或財政、國有資產主管部門確認);協議價格由轉讓方與受讓方協商確定。在上述四種方法中,第三種方法為股權轉讓提供了一個公平的價格,這是最理想的。此外,我國相關國有資產管理法律法規也明確規定,轉讓方或受讓方為國有企業時,必須通過法定評估機構對公司凈資產進行評估,評估報告須經主管財政部門確認以及國有資產部門。三是股權轉讓交割。在實際工作中,股權轉讓成立日(即股權交割日)的條件一般包括以下幾點:購買協議已經股東大會批準,并已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如需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收購企業與被收購企業已經辦理了必要的財產交接手續;收購協議已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收購協議已經股東大會批準,并已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采購價款的大部分(一般超過50%)已由采購企業支付;采購企業實際控制了被采購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從其活動中獲取利益或承擔風險。以上第三點是股權交割最重要、最關鍵的標志。另外,根據實際轉讓的股份是否通過公司支付,分為兩部分:受讓方先向公司支付股份,公司再向轉讓方支付;受讓方直接向轉讓方支付股份。在上述方法中,第一種方法更為規范和可取。它不僅反映了股權受讓人對公司的實際出資額,也反映了轉讓人股份退出公司并收回原股份價值的全過程。因此,股權轉讓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同時,這種支付方式有利于主管稅務機關對轉讓人因股權轉讓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進行監督。四是股權轉讓的會計處理。(一)一次性支付受讓人股份的公司的會計處理。一是受讓人通過公司向轉讓人支付股權價款。股權轉讓交割時,受讓方匯出公司股款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付款-轉讓方”;同時借記“實收資本(或股本)-轉讓方”,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轉讓方”。公司向轉讓人匯出股款時,借記“其他應付款-轉讓人”,貸記“銀行存款”。轉讓人為自然人,轉讓股份數額大于轉讓人原實際出資額的,應當注意轉讓人應當承擔的個人所得稅,由公司代為代扣代繳,借記“其他應付款-轉讓人”,抵免“銀行存款”(轉讓股份-個人所得稅)、“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轉讓股份-轉讓方原始出資)×20%,另一種情況是受讓方未通過本公司直接向轉讓方支付的股權款項。借記“實收資本(或股本)-轉讓人”,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轉讓人”,根據受讓人的匯出證明和轉讓人的匯出證明及收據;如果轉讓人是自然人,轉讓股份的金額大于原實際金額轉讓人的出資額、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由轉讓人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二)分期支付受讓人股份的公司的會計處理。在一種情況下,受讓人通過公司支付轉讓人的股權。當支付金額低于股權轉讓協議價款的50%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付款-轉讓人”;當支付金額大于或等于股權轉讓協議價款的50%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付款-轉讓人”,借記為“實收資本(或股本)-轉讓人”,貸記為“實收資本(或股本)-受讓人”。當支付金額低于股權轉讓協議價格的50%時,本公司不作會計處理;當支付金額大于或等于股權轉讓協議價格的50%時,本公司借記“實收資本(或股本)-轉讓方”,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受讓方”;當轉讓人為自然人,轉讓股份的金額大于原實際出資額的,轉讓人的會計處理應當承擔個人所得稅,并與上述一次性繳納的轉讓股份的會計處理進行比較。以上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些棘手的法律問題,你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有很多律師可以為你提供服務,我們也支持在指定區域網上選擇律師,他們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信息。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糾紛損害賠償該怎么算
2020-11-19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