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03年2月,鐘先生和劉先生成立了一家有限責任公司,但他們的業務一直不景氣。2004年3月,他們邀請陳光標入股50萬元。為了省事,三人沒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手續,也沒有在公司原章程上簽字,只是開具了一張蓋有公司財務專用章的收據,表明是股東收到投資資金。此后,陳某參與了公司的經營管理,并獲得了利潤。2005年12月,由于公司效益大幅提高,鐘某和劉某提出陳某應償還貸款,將錢退還給陳某,并要求陳某退出公司。當然,陳光標沒有這么做。當他們發生爭執時,陳水扁上訴要求確認其股東資格。第一意見認為,雖然收據上注明是投資基金,但由于三人沒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手續,也沒有在公司章程上簽字,即沒有法定程序,因此,陳的股東資格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認。第二種觀點認為,陳光標是公司的隱名股東。原因如下:
首先,工商登記不是確定股東資格的最終或唯一依據。公司隱名出資是指一方實際出資,但公司章程、股東名冊或者其他工商登記材料記載的出資人是他人的法律現象。其中,實際投資者為隱名股東,公司章程記載的股東為明顯股東。雖然《國務院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公司發生重大事項變更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司股東的增加和注冊資本的增加均屬于公司重大事項的變更。也就是說,第三人參股屬于公司股東的內部行為。股東應當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變更公司章程、股東名冊,簽署出資證明書,辦理股東變更登記。但由于這一規定在立法上滯后于經濟的發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作了必要的補充。第十七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名冊記載的公司股東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公司無相反證據證明其主張不合理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有限責任公司未編制股東名冊,或者因股東名冊管理不規范,未及時將投資者、受讓人記載于股東名冊,但以其他形式確認投資者、受讓人為股東的,投資者或者受讓人可以依照前款規定向公司主張權利。”在本案中,陳某屬于“未及時將投資者或受讓人記載于股東名冊”的情形。同時,陳某的身份還有“其他形式的認定”:收據上蓋有公司財務專戶章,收據上注明該資金為投資基金且有一定數額,實際參與了公司經營管理,領取了工資并分配了利潤。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通過以上的知識你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如果您仍然遇到任何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您登錄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黑戶可以當擔保人嗎
2020-12-15各級政府征地審批權限
2021-03-19無施工許可證工傷保險賠償嗎
2021-03-23受行政警告處分會受到哪些影響
2021-03-09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國家賠償案件的收費標準
2020-12-23合并重整原主體公司還存在嗎
2020-12-12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