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一步是分解大型工業聯合體和國有企業,重組公司制度。為使國有企業重組順利進行,托管理事會將8000家大型工業聯合體和國有企業拆分為1.2萬多家中小企業,重組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的產權由托管理事會獨家持有。同時,建立國有大中型企業數據庫。這些數據包括制造商名稱、位置、產品類型、設備和基礎設施、人員配置、原材料來源、銷售渠道和市場前景,這些數據被匯編成各種語言的計算機軟盤,發送到德國各地和其他國家,以吸引投資者。第二步是評估企業資產的價值,進行綜合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類,為重組創造條件。資產評估以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為基礎。大約90家獨立審計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協助托管理事會開展這項工作。托管理事會根據評估結構和數據庫的詳細數據,組織專家和現有企業進行綜合分析,根據企業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將企業分為三類;一是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競爭力,基礎條件好,能夠立即銷售給投資者的企業;第二類是企業在生存和發展之前,需要進行整頓,以便給投資者一封信;第三類是整頓后產品仍不具備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的企業,第三步是分類整頓。在分類的基礎上,托管理事會對這三類企業采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對于第一類企業,可以通過招投標盡快實現產權轉讓,即私有化;第二類企業,托管局采取委托或者租賃合同的方式,限期予以臨時整頓;第三類企業關閉
(2)德國托管機構對國有企業重組的結果。買家主要是前西德私人業主。為了投資東德進而占領東歐市場,他們紛紛收購東德企業。1991年10月以后,企業銷售越來越困難。托管理事會開始在國際市場上招標,采用了MBO(將一批關聯企業轉讓給托管理事會內的銷售經理組)、MBI(將一批關聯企業轉讓給托管理事會外的采購經理組),或是西方企業通過收購股份和兼并來推動私有化進程。到1994年底,在1.2萬多家前東德工業企業中,托管理事會已售出約6500家;1588家企業回歸原所有者;清理企業3718家,完成157家;另有192家企業沒有處理。此外,托管管理局還出售了2500家商業和服務企業,以及46845處房地產對于一些在私有化過程中無法出售、因政治原因無法關閉的企業,托管理事會設立了5家國有風險基金公司和投資公司,即中期改造控股公司,控制不能民營化的企業。托管董事會向各控股公司注入2.5億馬克來作為其設立的啟動資金;此外,還指派了15-26名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負責其控股企業的運營和管理,等待這些企業未來股價體系的進一步調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5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保險代理人解除合同需多久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