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認定著作權侵權行為?
1.對原告作品的分析
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著作權的產生采取自動保護原則,即作品一經創作完成,著作權即告產生。因此,與專利、商標等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侵權認定不同,著作權侵權認定還涉及到權利的有效性問題。一部擁有有效著作權的作品必須同時具備下述條件:屬于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范圍;具備獨創性;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只要有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權法保護。這樣,被告當然未侵權。如果原告作品同時符合上述條件,則該作品享受著作權法保護。
2.對被控侵權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
對被控侵權作品的分析,可適用以下兩個標準:一是“接觸”,即接觸前一作品的機會;二是“實質相似”,即應受著作權保護部分實質相似。其中,后者是認定的重點。在認定原、被告的作品是否“實質相似”時,應將原告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與被告作品的相應部分進行對比,判定兩者是否實質相似。
二、損害賠償問題
根據《著作權法》第48條的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
根據民法和知識產權法律的規定和司法實踐的需要,應當確立以下四個原則:全部賠償原則;法定標準賠償原則;法官斟酌裁量賠償原則;對精神損害賠償適當限制原則。
全部賠償的損失計算問題,法官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正確適用法定賠償標準以及精神損害賠償全部賠償原則是指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應當以加害人侵權行為所造成損害的財產損失范圍為標準,承擔全部責任。也就是說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應當全部賠償,賠償應以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為限。全部賠償原則是現代民法的最基本的賠償原則,是各國侵權行為立法和司法實踐的通例。
我國的法律法規在近年來不斷的健全,同時也會保障著公民的權益,如果公民的著作被他人惡意侵害后,不僅會給自己的權益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對整個社會秩序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被侵權人是可以依法申請賠償的,司法機關在確定侵權行為時也會根據一定的標準來確定。
我國著作權的取得有哪些方式?
著作權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幾種
著作權侵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強制措施期間是否扣除年休假
2021-01-15因民事糾紛打架致人輕傷會有什么嚴重后果
2021-01-16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夏季有車族發生有哪幾種情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21-02-07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