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新增法人能否成為執行人?本市一家餐館向陳先生訂購了價值5萬元的溫室蔬菜,陳先生履行了協議。餐館沒有及時結帳。陳先生多次找到餐館老板李先生(也是法定代表人)要求付款。然而,李先生多次拒絕向陳先生付款。另一方面,他把大部分款項轉到自己的賬戶。后來,李先生帶著錢走了,下落不明。陳先生別無選擇,只好將餐廳告上法庭。法院認為,被告餐廳未按合同約定向原告陳先生支付貨款,構成違約,故判決被告餐廳賠償原告損失50743.60元。判決生效后,陳先生向法院申請執行。在執行過程中,經核實被執行人的餐廳已被注銷,無財產可供執行。因此,陳先生向法院提出增加李先生為被執行人。陳先生的請求沒有得到法院的支持。
北京律師分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關于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根據《關于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執行若干規定的有關規定,執行主體只增加了6種法定情形。本案餐館不屬于《執行若干規定》第七十七條規定的六種法律情形:“被執行人是個人合伙或者合伙式合營企業,不能履行有效法律文書規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或者參加合營企業的法人為被執行人。”。這項規定只適用于合伙企業的個人和合資企業的法人。本案中的餐廳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其出資額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股東對公司債務不承擔責任。僅根據《公司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他們應對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是合伙企業與有限責任公司的根本區別
本案法定代表人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將所欠款項轉入自己賬戶,既不向原告和解,也不支付,逃避債務,下落不明,嚴重損害了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成為被執行人的連帶責任。本案原判決不將其作為共同被告人承擔連帶責任,屬于訴訟標的不作為,程序嚴重違法,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依照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提起再審,原民事訴訟法第179條。未經法院審理,不能在執行程序中直接增加餐廳的法定代表人,使其成為被執行人
以上知識是小編通過案例分析對“是否可以增加公司法人作為被執行人”問題的回答,公司法人作為被執行人能否追償,取決于追償時間是否符合有關法律的規定,符合規定的可以追償。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再審,律師費是否另算
2021-01-09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子公司向母公司借款需要借款協議嗎
2021-03-08夫妻婚內借條的法律效力
2021-02-23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