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權客體權益的內涵是權益。股權是股東根據法律或公司章程規定的規則和程序,因出資、參與公司事務和享有公司財產權益而取得的可轉讓權利。權利要成為質押標的,必須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財產性,二是可轉讓性。股權具有這兩個屬性,是質押關系中的一種合格質權,就股權的內容而言,傳統公司理論一般將股權分為共同受益權和自利權。自利權是指所有的財產權利,如分紅權、新股優先購買權、剩余財產分配權、股份(資本)轉讓權等;互惠權就是參與公司事務的權利,如表決權、請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權利、查閱公司文件的權利。在一人公司中,共益權沒有存在的空間,股東的權利成為一種自利權,根據上述股權內容的劃分,有人主張股權質押只是將股權中的產權內容作為質押標的物,首先,股權實質上是股東將出資財產的所有權轉讓給公司而取得對價的民事權利,即,股東的投資行為。無論股東投資的直接動機是什么,其最終目的都是謀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換言之,股東獲取股權的最終目的是尋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由于股東因出資所有權的轉移而不能通過所有權的方式直接實現其在公司中的經濟利益,因此有必要在公司集團中設立一些權利作為其最終目標的保障手段。因此,股東財產權和公司事務參與權應運而生,即分別發揮目的權和手段權的作用,而且二者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這就決定了二者可以整合為一種內部統一的權利。目的權成為沒有有效保護的權利,目的權與手段權有機結合形成公平。可以說,股權中的自利權、共有權或財產權、參與公司事務權或目的權、手段權只是股權具體內容的表現。從本質上講,這些權利不是指獨立的權利,而是與所有權對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和功能一樣,屬于特定的權益權利和功能。正是由于這些所謂的權利和權力,股權才成為一項單一的權利,而不是權利的集合或總和
因此,作為質押標的物的股權決不能強行分割,只能確認其中一部分為質押標的物,而另一部分可以無緣無故地消除。其次,股權作為質權的主體,是債權的保障。逾期不能清償債權的,依照法律規定,可以優先處分質押的股權。股權配置自然是股權各項權利和功能的綜合配置,其結果就是股權轉讓的效果。如果我們認為股權質押的標的物只是股權中的產權,股權質押的實現只能處分股權中的產權,但不可能處分不屬于股權質押標的物的參與公司事務的權利。這顯然是荒謬的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名只簽單個姓氏有效力嗎
2021-02-19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一般保證
2020-11-09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什么是損失補償原則,影響保險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1-03-18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