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伙法》的起草過程中,一些地方反映合伙企業財產經常受到侵害,包括挪用和侵占。以往,挪用、挪用合伙企業財產的行為,在實踐中只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合伙法明確規定,侵占、挪用合伙財產的,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是合伙法的突破。1997年,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在侵犯財產罪中,進一步規定了包括合伙企業在內的一切市場主體都應當承擔侵犯財產的刑事責任,并規定了具體的定罪處罰標準,這對合伙企業的實施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根據《合伙法》的規定,應當從兩個方面追究刑事責任:一是第六十七條規定,合伙人在合伙事務中,以本應屬于合伙企業的利益為己任,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占合伙企業財產的,責令退還合伙企業的權益和財產;給合伙企業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條規定了合伙人侵害合伙企業利益、侵占合伙企業財產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侵占是指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根據新修訂的刑法,數額較大的,比照貪污罪第二百七十條的規定,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二是第七十一條規定:“合伙企業聘用的職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合伙企業財產或者挪用合伙企業資金自用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該規定涉及兩種罪名:一是合伙企業職工,包括聘用的管理人員,侵占合伙企業財產,構成侵占財產罪;二是合伙企業職工包括管理人員侵占合伙企業財產的,構成侵占財產罪;對這兩種行為的具體處罰,應當依照新修訂的《刑法》第272條的有關規定辦理,合伙人利用接納新合伙人達到轉移債務的目的,避免合伙企業對新合伙人的欺詐行為,保護新合伙人的合法權益,合伙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也就是說,法律沒有限制新合伙人和原合伙人對合伙關系有特別約定。法律保護合伙協議的法律效力,該協議是合法的,符合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合伙協議根據新合伙人入伙時的具體情況規定新合伙人在入伙前不承擔企業債務的,并不違法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怎么做
2021-03-20政府違法征地,如何避免低價被動簽約
2021-02-08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
2021-03-08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長時間空置出讓土地可以轉讓其使用權嗎
2020-12-26離婚后,拆遷房屋及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