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和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在國家一級,這類文件約有60份,核心政策文件有兩份。一是《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的意見》(國辦發[2003]96號),主要規范企業的公司制改造;二是《關于印發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和富余人員分流安置實施辦法的通知》[2002]859號,主要針對主輔業務分離重組。一般來說,在國有企業改制方案的設計中,主要包括七個方面:企業概況、改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改制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新企業的建設、改制的安排,新企業前景及相關問題
資產處置問題
本文發表在國家經貿企業改革[2002]859號文件中。最具革命性的政策是用國有凈資產取代國有員工的地位,許多專家學者稱之為里程碑。在資產處置中,可用于支付重組費用的國有凈資產主要有七項,俗稱“七項扣除”,即:,根據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有關政策,可以從國有凈資產中扣除或保留的項目有:(1)經濟補償(或生活補助)。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對1987年以前參加工作的固定職工、1987年至1995年無固定合同期限的職工和改革前合同未到期的國有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給予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標準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2003〕21號文件執行,即按改革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標準執行;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低于企業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平均工資標準計算。有其他地方性法規的,也可以按地方標準執行;改制前合同期滿的職工,改制企業不再與其續簽合同,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支付生活補貼,由于最高標準不超過其12個月的實際工資
(2)退休人員轉業到社保機構的費用但是,轉業所涉及的費用主要是醫療保險費用,一些地方建議在一定數額的養老金之外,再收回一部分基本養老金,喪葬費和一次性社區管理費。一般來說,退休人員轉業到社保機構可以與當地政府協商給予適當的優惠待遇(3)退休人員計劃外支出嚴格來說,計劃外支出的表述不是特別準確,因為在當前的改革中,計劃外支出有兩層含義。一是產業內統籌。過去,電力、鐵路等一些按各種規定管理的特殊行業,除了基本養老保險的社會統籌部分外,一般來說,部分統籌也是在行業內進行的,這部分費用可以從國有企業的凈資產中提取;二是統籌外支出,包括政策性補償和企業規定的各項支出。在重組過程中,第二部分費用要與國資委協調,看能否預留并從凈資產中扣除。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辦法是取消這部分開支。這種方法雖然相對簡單,但容易造成退休人員的不穩定;第二種方式是重組各方(即新公司的股東)達成協議,妥善處理這部分費用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