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和租賃合同作為融資租賃合同的一部分,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在效力上往往呈現相互交織的狀態。這種效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出賣人作為買賣合同的當事人之一,在買賣合同中不履行向買受人交付標的物的義務,而是在另一租賃合同中向承租人交付標的物,承租人享有買受人收取標的物的權利和義務;出賣人不履行買賣合同義務的,承租人有權在一定條件下向出賣人要求賠償;買賣合同當事人不得隨意變更與租賃合同承租人有關的買賣合同條款。
買賣合同與租賃合同相互交織的效力,不突破合同相對性原則,因為它是以合同的約定為基礎,是當事人約定的產物。也就是說,租賃合同中的承租人之所以能夠在買賣合同中要求出賣人交付標的物,是因為買賣合同中有這樣的條款。承租人根據買賣合同的約定,享有向出賣人收取標的物的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說,租賃合同中的承租人是買賣合同的當事人之一。他對出賣人的權利是合同相對性的體現,而不是對合同相對性的突破。出賣人不履行合同義務的,承租人在特定情況下要求賠償出賣人損失的權利,可以是買賣合同中的特別約定,也可以是出租人與承租人在買賣合同以外約定的產物,而不是合同相對性的例外。根據買賣合同,雙方不得變更合同中與承租人有關的條款,由于買賣合同和租賃合同在效力上是相互交織的,一個合同的效力能否影響另一個合同的效力?對此,日本做出了相應的判斷。大阪高等法院的一項判決認為,除特殊情況外,一項合同的有效性和無效性不影響另一項合同的成立和效力。這一立場已為其他判決所接受,并形成判例法原則。但也有日本學者對這一判斷提出批評,認為在融資租賃交易中,買賣合同與租賃合同有著密切的關系。租賃合同未成立、無效或者終止的,例如在標的物交付前,租賃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的買賣合同應當終止,或者因達到默示終止條件而自動失效;標的物交付的,不影響買賣合同;買賣合同未成立、無效或者終止的,租賃合同應當解除,或者因達到默示解除條件而自動失效。這一觀點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合同法》對此沒有明確規定,主要是認為融資租賃交易是實踐的產物,而不是法律的創新;它是一種仍在發展變化的交易形式,而不是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因此,法律應當尊重和反映這一客觀現實,預留一定的法律空間,不要先作出強制性規定。更重要的是,當當事人要實現兩個合同的相互影響時,可以通過相互約定來實現,在現實中,融資租賃合同的使用也比較普遍,特別是在購買大型、尖端、精密儀器時。因此,合同的效力也更為重要。如果合同無效或效力待定,勢必影響當事人的利益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起訴狀范本怎么寫
2020-12-04仲裁委員會的待遇如何
2021-02-01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嗎
2020-12-13老婆人在國外要離婚怎么辦
2021-01-04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購房黃皮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