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經營困難、拖欠工資時如何維權一般來說,用人單位拖欠職工工資的,職工可以先與用人單位協商,協商不成的,然后采取以下措施(法律途徑):
(1)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監督機構投訴舉報
(2)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時,要注意時間節點非常重要。申請仲裁的,應當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三)應當通過訴訟解決的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在仲裁后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不履行勞動仲裁裁決的,勞動者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屬于拖欠勞務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第二,法律如何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認定經營困難,企業嚴重經營困難的認定,可以是法院作出的重整宣告,也可以是用人單位瀕臨破產的,企業提供的證明企業符合地方政府規定標準的財務證據,被人民法院宣告正在依法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有嚴重困難,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第三條有條件的,用人單位應當對下崗人員進行培訓或者提供就業幫助。
第四條用人單位確需裁減人員的,按下列程序辦理:(一)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提供生產經營情況;(二)提出裁減計劃,包括裁減人員名單,依照法律、法規和集體合同的規定,裁減職工的時間、實施步驟和經濟補償措施(三)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對裁減職工計劃的意見,(四)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員計劃和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5)用人單位應當正式公布裁減職工計劃,與被裁減的職工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給員工本人支付經濟補償,并出具減薪證明工資標準確定后不能減薪事實并非如此。用人單位確有經營困難的,可以依法降低工資標準,但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用人單位有經營困難的,依照《勞動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降低工資的法律依據是什么,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用人單位根據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自主確定工資分配和工資水平,在簽訂勞動合同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前提下提前實施
3.減薪必須統籌實施。用人單位減少部分員工或其中一名員工的工資是違法的小編提醒大家,如果我們在工作中拖欠工資,一定不要采取暴力等錯誤的方式索要工資。我們可以依靠法律渠道來維權,否則我們可能會損失慘重!如果您有其他與法律相關的問題,歡迎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轉包與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5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贈與財產是否要交稅
2021-01-30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投保時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土地轉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