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后,企業所欠職工的工資和基本社會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將有望作為第一順序清償。這是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的企業破產法(草案)二審稿做出的一項重大修改。而按此前的有關規定,債權人對破產企業特定財產的擔保物權有第一優先受償權。
昨天,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企業破產法(草案)》進行了分組審議。這是繼今年6月審議后,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審議這部備受關注的法律草案。
不能清償和資不抵債都具備才能破產
對破產原因如何規定歷來有爭議,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為破產原因,停止支付作為推定原因,一直是學者的主流觀點。在第一次審議中,有人提出應改變對破產原因的界定,將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或資不抵債的情形都視為破產的原因。針對這一觀點,又有專家指出,如果僅以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作為破產原因,可能會使破產企業大量增加,尤其是使一些因資金暫時周轉困難而停止支付的企業宣告破產。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過和財經委員會研究,將企業破產原因修改為:“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法清理債務。”
破產管理人由人民法院指定
破產管理人,是指在企業破產過程中負責債務人財產管理和其他事務的當事人。常委們認為,破產程序是由法院主導下清理債權債務的司法程序,為了保證管理人對法院負責,依法公正地履行職責,處理有關破產事務,破產管理人應當由人民法院指定。同時為了保證法院對管理人的指定以及管理人報酬的確定能夠公平、公正,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統一制定有關辦法。
草案因此修改為:“管理人由人民法院指定,債權人會議認為管理人不能依法、公正履行職務或者有其他不能勝任職務情形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解任,另行指定。”
企業破產財產清償順序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草案注重對破產企業職工利益的保護。按照原來的草案,對破產企業的特定財產享有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擔保權利的債權人享有優先受償權。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在修改草案時認為,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必須首先考慮職工的合法權益,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因此,草案修改了企業破產財產的清償順序,規定:“對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基本社會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按照清償順序仍未受到清償的部分,在特定財產中優先受償。”專家認為,修改后的企業破產法更具人文關懷,制度設計更合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監督必須有執法證嗎
2020-12-08如果不贍養老人多久轉刑事責任
2020-11-08協議離婚請律師要收費嗎
2021-01-17對駁回注冊商標續展申請決定不服怎么辦
2020-11-23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違法分包合同無效可以以仲裁嗎
2021-02-13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