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效職務發明專利的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條的規定,有效職務發明專利是指職務發明創造,通過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創造的。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本單位。申請被批準后,該單位為專利權人。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批準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立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進行發明創造的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有約定的,從其約定p>本條規定,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屬于本單位。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職務發明,本單位與發明人、設計人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因此,要明確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的歸屬,首先要明確發明創造是否屬于職務發明,根據專利法第六條的規定,有哪些法律規定,職務發明創造主要有兩種類型:
一種是發明人和設計人在執行自己的任務時完成的發明創造。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一條的規定,所謂“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是指三種情況:一是本人在工作中的發明創造,第三,辭職后一年內完成的與原工作或者原單位交辦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報廢或者轉讓,是指依照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一條的規定,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進行的發明創造,所謂“主要使用單位的物資技術條件”,是指使用單位的資金、設備、備品備件、原材料或者非公開的技術資料。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不是本單位完成的,而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自己完成的發明創造,如果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實現的,也就是說,完成發明創造,必須具備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這也是職務發明。對于少量的利用或者對完成發明創造沒有實質性幫助的利用,可以不予考慮。但是,單位與發明人、設計人以合同形式約定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的,在現實生活中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的,我國有兩種發明創造。第一類是個人發明創造,第二類是個人利用在本單位的職務便利或者接受本單位委托進行的發明創造。此時,權利的歸屬應屬于單位,職務發明創造的侵權責任是什么,職務發明創造的侵權責任是誰,如何區分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糾紛協議書范本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26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女方以打胎要挾男方結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1-01-12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