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開庭后什么時候出結果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仲裁從立案到結案是45天,特殊情況可由院長批準延長15天,因此一般開庭后沒有中止中斷情形的,45天可以出仲裁結果。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也就是說,一旦錯過仲裁時效,權利人的勝訴權就被消滅,即喪失了請求仲裁委員會保護的權利。
“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
1、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費的,應從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用人單位沒有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之日起算。
2、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待遇的,應從其治療終結之日或傷殘等級評定之日起算。
3、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支付拖欠的工資的,應從勞動爭議糾紛發生之日起算。
4、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返還訂立勞動合同時收取的定金、保證金或抵押金(物)的,應從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算。
5、用人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期限應當自收到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之日起計算。
6、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也可以受理。“其他正當理由”包括下列情形:
①發生勞動者生病住院治療等意外情況的;
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對勞動爭議進行協商或曾達成和解的;
③人民法院認為可以認定的其他合理情形。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訴訟答辯狀(格式)
2020-12-09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企業受益人是法人嗎
2021-02-09銀行貸款逾期不還會坐牢嗎
2020-12-16申請破產法人個人債務還用還嗎
2020-12-07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