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案件審理適用法律解釋(一)》發審[2001]14號(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5次會議通過,自4月30日起施行),2001)頒布日期:20010416實施日期:20010430頒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為了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及其他相關法律,以下就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作出解釋
第一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下列爭議屬于《勞動法》第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爭議;(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而形成勞動關系后發生的爭議;(三)因恢復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勞動者退休后未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原用人單位的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金等社會保險費
第二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書面裁定的,當事人申請仲裁的事項不屬于勞動爭議,當事人有異議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不予受理的決定或者通知,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分別處理:
(1)屬于勞動爭議案件的,第三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作出書面裁決,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60天期限為由作出的拒絕決定或發出的拒絕通知。當事人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申請仲裁的期限確實屆滿,沒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駁回申請(無效)第四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書面裁決,以申請仲裁的主體不合格為由作出的不予受理的決定或通知。當事人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經審查確實不合格的,第五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為糾正原仲裁裁決的錯誤作出新的裁決,當事人拒不接受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訴訟,第六條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后,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訴訟請求與勞動爭議不可分割的,應當合并審理;第七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事項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圍的,應當通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不服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第八條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合同履行地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第九條雙方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同一仲裁裁決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首先提起訴訟的一方為原告,但是,如果雙方就同一仲裁裁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就雙方的索賠作出裁決,第十條用人單位與其他單位合并的,合并后的單位為合并前勞動爭議的當事人;用人單位分立的,分立后的實際用人單位為分立前發生的勞動爭議的當事人
用人單位分立后,對承擔勞動權利義務的單位不明確的,被分割的單位為當事人
第11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合同未解除的勞動者,原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時,如果原用人單位以新用人單位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新用人單位可以被列為第三方,如果原雇主以新雇主和工人共同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則工人可被列為第三方,第十二條勞動者在用人單位與其他平等主體的合同履行過程中,與用人單位和承包人雙方或者一方發生勞動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將新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列為共同被告,承包商和雇主應視為雙方
第13條雇主應承擔因雇主的決定而產生的勞動爭議的舉證責任,如解雇、除名、解雇、終止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工人工作年限、,第十四條勞動合同確認無效后,用人單位一般可以參照用人單位同期、同工種、同崗位的工資標準,按照《勞動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如果由于雇主原因簽訂的無效合同對工人造成損害,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強迫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參照《勞動合同違約和解除經濟補償金支付標準》第十五條的規定,賠償勞動者因合同無效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以支付補償金:
(1)暴力強迫勞動,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2)不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支付勞動報酬或提供勞動條件(3)無故扣留或拖欠勞動者工資(4)拒絕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五)向勞動者支付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期滿后,勞動者仍在原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表示異議的,視為雙方同意在原條件下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一方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勞動法》第二十條予以支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后,人民法院可以認為雙方有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并根據原勞動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第17條>。當事人對裁決中的某些事項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無效
第十八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多名勞動者的勞動爭議作出仲裁裁決后,對仲裁裁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仲裁裁決對提起訴訟的勞動者不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未提起訴訟的部分勞動者具有法律效力的執行申請
第十九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法》第四條的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已經向勞動者公布的行政法規和政策,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多久不同房算無效婚姻
2020-12-27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工傷意外身亡賠多少錢
2021-02-11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