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想裁員,部門經理可以要求公司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
裁員條件
勞動合同法>第41條列出了經濟裁員的法律條件。一是按照企業規定進行重組破產法。由于破產法已經修改實施,企業破產需要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法院將裁定企業執行破產法規定的重整程序。通過債權人會議和企業破產管理人的相關程序,企業可以經濟地裁員。因此,這一條件的適用不會引起很大爭議,很少有關于這一問題的勞動仲裁和訴訟
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第二個條件是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存在嚴重困難。由于法律和有關規定沒有對“生產經營嚴重困難”作出法律解釋,許多企業鉆了這個法律“漏洞”。當然,這是否一個“漏洞”可以討論。但是,在實踐中,企業一般在裁員時引用這一條件,不向職工發放任何“生產經營嚴重困難”的書面材料,并將這一條件應用于大規模裁員
第三個條件是企業在改變生產后需要裁減人員,重大技術創新或業務模式調整。但是,適用該條件有相關的先決條件,即雙方必須事先協商。如果談判失敗,他們可能被解雇。如果企業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其已與員工進行了相關談判,則企業可能存在程序缺陷并產生法律后果。因此,這也是法律風險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個條件是,由于訂立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勞動合同無法履行。。事實上,這是立法上的技術問題。因為法律在這個問題上采用了列舉的方式,同時,法律也不可能列舉所有的條件,因為有些條件是在實踐中產生的,而且當時的立法無法預測發生的可能性。為了法律的嚴謹性,本綜合條款規定了
裁員程序
“如果需要減少20名以上或20名以下的員工,但占企業員工總數的10%以上,用人單位提前30天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職工意見,并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員計劃后,可以裁減職工”,本條規定了裁員數量和程序要求。實際上,通常會召開裁員動員會議或裁員簡報會。所有人員都必須參加會議。至少下崗人員需要參加并簽到,并向與會人員發送相關文件。在程序上,需要注意的是,與解雇一樣,需要提前30天
程序正義才能產生實質正義,企業需要嚴格防范這一問題。同樣,向勞工局報告裁員計劃的問題也存在爭議。這是批準還是備案?報告應該采用什么方法?如果勞動行政部門不簽字怎么辦?這些問題需要勞動行政部門作出解釋。在相關問題明確之前,企業需要謹慎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面積不應該計入公攤面積
2021-02-11域名商標的保護期限是多少年
2020-12-18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申請強制執行收費標準
2021-03-22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