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對外貿易法》關于反傾銷的原則性規定,《反傾銷條例》中仍有許多“靈活條款”和一定程度的政府自由裁量權。例如,"反傾銷條例"第六條原則上規定,傾銷幅度由進口產品的出口價格與正常價值進行比較確定,但具體如何比較,,只規定"比較要公平合理",至于如何把握"公平合理"的標準,,這是一個靈活性問題。《反傾銷條例》第9條僅原則上規定了“累積評估”:“如果反傾銷調查涉及兩個以上國家的進口產品,相關進口產品的影響可以進行累積評估。”對于如何進行累積評估以及累積評估的標準沒有具體規定。類似情況包括第10條中的“國內產業”和第35條中的“反傾銷規避措施”
在對國內產業的適當保護方面,中國的反傾銷法充分利用了GATT規定的這一權利,并關注如何把握“適當保護”的問題。因為過分強調自我保護不僅會限制正常貿易的自由交換,而且很容易導致其他國家的報復。世貿組織總干事薩瑟蘭曾指出,近年來,事實證明,越是發達國家采用反傾銷手段,如美國,對其外貿的損害就越大。在體現關貿總協定“非歧視、非差別待遇”原則方面,中國的反傾銷法不因國家大小、貧富差距、意識形態和經濟類型的不同而單獨處理,而是按照相同的標準和程序處理。在各種涉外法律制度中,互惠原則是一項基本原則,反傾銷法當然也不例外。長期以來,中國在反傾銷問題上深受外國的歧視和不公平待遇。因此,我們應該采取“各自為政”的政策。這與“不歧視、不歧視”的原則并不沖突。《對外貿易法》第七條規定:“任何國家或地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出口產品采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或其他類似措施,《反傾銷條例》第四十條規定:“任何國家或者地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產品采取歧視性反傾銷或者反補貼措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根據實際情況對該國家或地區采取相應措施。”在體現GATT的透明度原則方面,反傾銷條例具體體現在第17條中:“。。。當傾銷和損害的初裁確定時。。。由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公布”;第19條:“。。。進行調查時,可向有關人士發出問卷,并進行抽樣調查;;應相關方的要求,應向所有相關方提供表達意見的機會。”;第二十一條:“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應當允許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查閱案件材料;但是,保密的除外。”等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偵查階段有幾個月
2021-01-20上海市公證服務收費標準收費項目收費標準
2021-03-08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怎么界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06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什么是保險詐騙罪
2021-02-23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