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舉證責任如何確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由此可見,我國勞動爭議仲裁舉證責任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
具體案件的舉證責任舉例如下:
1.工傷案件的舉證責任
在工傷賠償案件中,關于工傷事故和職業病認定的舉證責任,不應當完全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1)工傷認定的舉證責任
《工傷保險條例》(2003年)第19條規定,職工或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而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工傷認定辦法》(2003)第14條進一步規定,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部門可以根據受傷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2)職業病認定的舉證責任
《職業病防治法》(2001年)第42條第2款規定,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的必然練習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應當診斷為職業病。該法第53條規定,勞動者被診斷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后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這都表明,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用人單位有無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勞動者患病是否由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所致發生爭議時,用人單位對其無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勞動者患病不是其職業病危害因素所致的主張負有舉證責任,而勞動者對其提出的用人單位具有職業病危害因素和該職業病危害因素致使勞動者患病的主張,不應當負舉證責任。
2.工資拖欠案件的舉證責任
在工資拖欠案件中,勞動者只需要舉證證明其已履行勞動義務即可,而對用人單位未付工資的事實不應當負舉證責任。《工資支付暫行規定》(1994年)第6條第3款規定,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這表明,用人單位有義務保存已支付工資的證據,而勞動者一般不可能掌握未支付工資的證據,在勞動者提出已履行勞動義務的證據并提出追索拖欠工資的主張時,如果用人單位不能舉證證明已支付工資,就應當認定未支付工資的事實并支持勞動者的主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簽的網絡p2p借貸電子合同有效嗎
2021-02-10立約定金的作用有哪些
2021-01-11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土地流轉補償費怎么規定
2021-03-24合法的拆遷補償標準,到底應該是什么樣
2020-11-08在征地拆遷中,什么時間節點可以提起聽證
2021-01-13拆遷補償中宅基地如何補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