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先生合同期內不幸患病,卻被單位無故解聘,這樣的事該找誰解決?記者從市人事部門獲悉,上海市事業單位人事爭議處理新法已于本周起施行,像趙先生這樣不服單位解聘發生人事爭議的,可先申請仲裁再上法院打官司。
據介紹,本市事業單位現有48萬人,隨著人事制度改革,人事爭議呈上升趨勢。今年1至3季度,人事爭議來信來訪已達7146件,市人事爭議仲裁庭開庭72件,案件主要集中于合同解除、違約、服務期、培養費等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發生的爭議。
上海市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周*生介紹,新法規定,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自行協商、申請調解、申請仲裁等方式解決。和過去聘用合同爭議處理辦法不同,新法新增加了申請仲裁的方法。針對過去人事爭議要么強調調解、要么直接打官司,新法突出了“先仲裁再打官司”的解決方法,賦予了仲裁可以強制執行的司法權,同時規定人事爭議不能直接上訴法院,須先經過仲裁,只有不服仲裁,再打官司。新的《辦法》還首次將民辦非企業單位也列入人事爭議處理的調適范疇。
目前上海事業單位聘用發生的爭議案件日漸增多。僅以上海市人事爭議仲裁辦公室為例,每周仲裁的人事爭議案件少則1起,多則超過5起。但人事爭議仲裁員僅有223名。上海有8000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近50萬,仲裁員與事業單位之比為1∶36,仲裁員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之比為1∶2242。由于人事爭議仲裁員大部分由人事干部擔任,他們缺乏全面、系統的法律知識,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力,阻礙了人事爭議的有效處理,人事爭議仲裁員隊伍亟待補充,素質和能力也需要提高。
人事爭議仲裁流程
申請仲裁的當事人應當自人事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有管轄權的上海市人事爭議仲裁委申請仲裁。仲裁委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人事爭議案件應當在60日內結案;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可以適當延期,但不得超過30日。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
“人事仲裁”呼吁法律依據
盡管2003年度上海市人事仲裁委員會受理人事爭議立案26件,并受理仲裁了其中16件,但上海人事仲裁其實主要還是在按照政府規章行事。昨天,市人事局局長丁薛祥在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視察活動中,呼吁本市應加快人才流動爭議仲裁的立法進程。
目前,上海人事仲裁委員會主要受理事業單位與其受聘人員之間,因聘用合同及辭職、辭退發生的爭議。根據規定,當事人在收到仲裁裁決或決定之日起仍不服的,可在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訴。而人事仲裁是當事人提起人事訴訟的必經程序,當事人只有對人事仲裁委員會作出的書面仲裁決定或者裁決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6種情況不得解聘
■受聘人員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的
■因工負傷,治療終結后經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為1至4級喪失勞動能力的
■患職業病以及現有醫療條件下難以治愈的嚴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
■受聘人員正在接受紀律檢查尚未作出結論的
■屬于國家規定的不得解除聘用合同的其他情形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對原產地標記實施管理規定有哪些
2020-12-20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