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事故處理規定
2003年4月27日,國務院頒布了《工傷保險條例》,確定了我國工傷事故保險責任處理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方法。這是自1951年發布、1953年修正《勞動保險條例》以來第一次作出的具體規范工傷事故處理的行政法規。在此之前,1991年2月22日曾經公布《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這只是一種行政程序的規定,并沒有對工傷事故的處理作出實質性規定。1994年國家立法機關制訂了《勞動法》,只是在第73條規定了工傷事故享受保險待遇的一般原則,也沒有規定具體方法。因此,在實踐中形成了處理工傷事故糾紛時,舊的法規不能適用,但是又沒有新的法規可以適用的局面,對于保障廣大職工的權利是不利的。《工傷保險條例》對工傷事故的保險責任作出了明確、具體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最突出的就是加強了對職工權利的重視和保護。可以說,《條例》的基本宗旨就是保護職工的權利。在具體內容上,《條例》有以下五個方面的重大發展。一、確立保護職工權利的基本宗旨《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制定本條例。"這一規定,突出的就是保護職工的權利。與《勞動保險條例》第一條關于"保護工人職員的健康,減輕其生活中的困難"的規定相比,在這個條文中,突出地規定了制定本條例三個目的,這就是,對職工的工傷傷害采用強制保險的做法,第一是對受工傷事故傷害的職工的進行救治和補償,使職工受到損害的權利得到及時的恢復,這是工傷保險的最主要的目的;第二是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這是對職工權利的長遠保護;第三是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其直接表述的雖然是對用人單位的責任的分散,但是其直接著眼點,仍然是對職工長遠利益的考慮,使職工直接受到好處。《條例》第2條進一步規定,各類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都應當按照條例的規定,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我國境內的各類企業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均有權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有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這些規定,都是對職工權利的張揚。在具體內容上,《條例》在規定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待遇、法律責任等方面,都體現了對職工權利的保護。因此,保護職工權利是《條例》的基本宗旨。二、確定工傷認定的基本標準、界限和具體程序進行工傷保險,處理工傷事故賠償責任糾紛,最首要的,就是進行工傷認定。《條例》對工傷認定作出了詳細的規定,使工傷認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條例》明確規定了認定工傷的七種情形,其中既包括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傷害情形,也包括患職業病、職工因工外出遭受損害,以及職工上下班途中遭受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情形,也設立了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為工傷的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彈性條款,包含了造成工傷的一般情形。《條例》還規定了三種視同工傷的情形,規定對視同工傷的職工享受同等的工傷保險待遇。為了防止工傷認定的擴大化,損害廣大職工的利益,《條例》規定了不得認定為工傷和不得視同工傷的三種情形。這樣,就劃清了工傷事故的原則界限,凡是構成工傷的,就可以得到保險的保護,凡是不構成工傷的,也不能冒充工傷,侵害其他職工的權利和利益。在認定工傷的程序上,《條例》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明確規定進行工傷認定的機構是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這體現工傷認定的權威性;同時也明確規定了具體操作的程序和時限,以及有利于工傷傷害職工權利保護的舉證責任的規定。其中關于時限和舉證責任的規定,都是以前的《勞動保險條例》和其他勞動法律法規所沒有規定的。三、確定勞動能力鑒定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在處理工傷事故責任糾紛的事實認定上,最重要的就是對工傷職工勞動能力的鑒定問題,它不僅關系到對受害職工所遭受的實際損害的確定,而且關系到受害職工應當享受何種勞動保險待遇,這些都要依據勞動能力鑒定來確定。在以前的勞動保險法規中,對此沒有規定。《條例》根據現實的實際情況,明確規定,勞動能力鑒定就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同時規定,勞動能力障礙分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這樣的規定,不僅對工傷事故保險和賠償糾紛提出了可靠的依據和標準,而且對處理其他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糾紛也提供了極為有益的借鑒。《條例》在勞動能力鑒定的規定中,還嚴格規定了鑒定的程序,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組成、鑒定專家庫的建立和鑒定專家組的組成、鑒定的程序和時限等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這些程序性的規定,使工傷職工的勞動能力鑒定程序更加透明、公正,能夠得到有效的監督,有利于保障職工的權利,落實《條例》的基本宗旨,是值得肯定的。四、制定明確的工傷保險待遇實行工傷保險制度的最基本目的,就在于使工傷職工能夠及時得到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在條例中,這一點集中體現在確定了工傷和勞動能力鑒定之后的工傷保險待遇的規定上。在工傷保險待遇上,《條例》規定得非常具體,它體現的是,職工受到工傷,就要給予強制性的保險待遇,使工傷職工"傷有所養、死有所賠、遺有所慰",使工傷職工及其親屬及時得到妥善的救治和救濟。對于職工受到一般的工傷傷害,規定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治療費用,享受醫療費、康復治療費、輔助工具費用、停工留薪、護理費等費用的核銷;對于工傷致殘者,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分為不同傷殘等級,分別享受不同的傷殘津貼和待遇;對于職工因工死亡,享受喪葬補助費、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待遇;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即使是對于用人單位分立、合并、轉讓、承包經營、破產以及職工被借調等情形下的工傷待遇問題,《條例》也都做了明確規定。值得注意的是,《條例》直接規定工傷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方法,使工傷后的救治和救濟更為具體和明確,具有更可行的操作性,是有重要意義的。
延伸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中關于牙齒脫落的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05在廠里受傷骨折工傷工資怎么算
2020-11-27持有假護照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24轉移私有財產屬于非法轉移財產嗎
2020-12-08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2020-11-23國有建設用地如何作價出資入股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