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與員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后,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合同的報酬標準是什么,如果合同無故終止,屬于非法解雇,并向員工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
I.經濟補償金
如果用人單位解除了無期限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的要求,例如,協商解除合同的,勞動者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按照服務年限“支付一個月的工資/全年”,支付經濟補償。
雙倍和雙倍報酬
因不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而終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屬于非法解雇。工人可參考本法第87條的規定,要求雇主按照第47條的雙重標準支付賠償金。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勞動者有意通過合法渠道保護自己的權利,如果您擁有合法權益,您需要注意收集證據,因為根據《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法》>/a>第6條,“如果發生勞動爭議,雙方應負責為其索賠提供證據“當然,如果相關證據由單位持有,仲裁庭也可以要求雇主在期限內提供證據。但是,為了有效地贏得仲裁,建議工人平時也應注意保留相關證據。
如何終止和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是履行過程中的一種勞動合同,如果任何一方出于某種原因希望或提議終止勞動合同,只要另一方同意且雙方達成協議,勞動合同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終止。法律規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或者合同當事人約定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出現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可以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約定的條件解除。勞動者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可以看出,沒有固定期限的有限期合同不是沒有終止時間的“鐵飯碗”。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均可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此外,有許多錯誤觀點認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死合同”,不能像其他類型的合同一樣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適用《勞動法》和本法的協商變更原則。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協商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除勞動合同的期限外,雙方還可以討論工作內容、勞動報酬、勞動條件和違反勞動合同的情況,勞動合同的賠償責任應協商變更。變更合同條款時,應本著自愿、平等的原則進行協商。不得采取脅迫、欺詐、隱瞞事實等非法手段。同時,必須注意,更改的內容并非非法,否則,此類更改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追訴標準是什么呢
2020-11-14行政處理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3-23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有何具體規定?
2021-01-10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傷殘鑒定多久能下來
2020-12-24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