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是否受海商法監管
是。環境污染受海商法的管制。環境污染的最高訴訟時效為六年
根據《海商法》第265條,與船舶油污損害有關的索賠時效為三年,自損害發生之日起計算;但是,時效期間不得超過造成損害的事故發生之日起六年。
根據《海商法》第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本法所稱船舶是指海上船舶或者其他海上移動設備,除用于軍事和政府事務的船舶以及總噸位小于20噸的小型船舶外,船舶油污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一般適用《海商法》第265條的規定。油污損害賠償訴訟適用《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油污損害賠償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自已知或應已知損壞之日起計算。但不同的是,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訴訟時效最長為六年,,《民法通則》規定的20年的最高訴訟時效,適用總噸位在20噸以下的船舶的油污損害賠償訴訟時效。環境污染罪的起訴標準如下:以下內容: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起訴標準的規定》(一)第六十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解除職務,傾倒或處置放射性廢物、含有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其他危險廢物,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懷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起公訴:
1。造成公私財產損失30多萬元
2。造成基本農田、防護林地、特殊用途林地5畝以上、其他農業用地10畝以上、其他土地20畝以上基本功能喪失或永久性破壞的
3。造成超過50立方米的森林或其他樹木死亡,或超過2500棵幼樹死亡。造成1人以上死亡,3人以上重傷,10人以上輕傷,或1人以上重傷,5人以上輕傷
<5。導致傳染病或人員中毒的發生和流行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公共衛生事件Ⅲ級以上,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6。其他造成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人身傷亡嚴重后果的情形
根據上述情況,編寫污染是否會受到海商法調整的相關內容。可以看出,在環境污染訴訟中,涉及到船舶污染,環境污染證據的收集既復雜又耗時。因此,我國海商法對環境污染的訴訟時效延長至6年。如果您在這方面有更多問題,律霸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企業改制的司法解釋
2020-12-09行政執法的類別包括什么
2021-03-02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境外上市流程怎么走
2021-01-22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因為商場裝修造成了損失怎么賠償
2021-02-27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如何進行保險理賠程序,保險理賠時效又是幾年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