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勞動合同的兩種方式(一)用人單位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也稱為辭退或解雇,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并遵循法定程序。解雇可分為過失解雇、非過失解雇和經濟解雇。過錯解雇是指勞動者一方存在主觀過錯行為。用人單位有權在不征求他人意見、不履行特殊手續的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不存在經濟補償問題。主要表現為: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嚴重失職或者徇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正在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我認為立法的目的是很清楚的,但在實踐中很容易被一些雇主濫用。例如,一些雇主經常在試用期內作弊,并將試用期內的工資定得很低。試用期即將結束時,單位負責人將以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單方面解除合同。此外,用人單位約定的用工條件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社會治安良好習慣。例如,以“喝半斤以上”作為就業條件顯然是無效的。無過錯解雇。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提前30日書面通知勞動者。主要表現形式為: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者調整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無法通過協商達成變更勞動合同的協議。在前兩種情況下,由于勞動者不稱職且無法實現勞動過程,終止勞動合同是合理的,而后一種情況是情勢變更原則在勞動合同中的體現。我個人認為,用人單位在解除合同時應盡快通知勞動者,以方便勞動者重新就業,同時給予勞動者各種經濟補償。經濟裁員。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困難嚴重,需要裁減人員。由于許多工人經常涉及經濟性裁員,為了防止企業濫用“經濟性裁員”的名義,有必要嚴格澄清法律條件和嚴格的法律程序[1]。我認為,一個企業在進行經濟上的裁員時,首先應該事先向全體員工說明情況,提供生產經營信息,然后提出裁員計劃。計劃內容應包括:符合法律規定和《集體合同》規定的下崗人員名單、裁減時間和實施步驟,以及對下崗人員的經濟補償辦法。然后征求全體員工對裁員計劃的意見,對裁員計劃進行修改和完善,并將裁員計劃和全體員工的意見上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最后,用人單位正式發布下崗計劃,與下崗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下崗人員支付經濟補償金,并出具下崗證明。畢竟,個人處于弱勢地位。從人性上講,如果下崗人員有條件,雇主應該為他們提供培訓或就業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隨意傾倒危險廢物構成環境污染罪怎么處罰
2020-12-09刑事拘留后撤案可否賠償
2020-12-10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流程該怎么走
2020-11-16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交通事故的賠償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