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調查發現,個別合伙組織的財務管理普遍混亂,簿記、登記等財務行為缺乏監管,更具隨意性。此外,當相當多的合伙人因合伙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時,他們并不擁有合伙賬戶或合伙財產,被起訴方的合伙人很少主動配合賬戶清算。雙方就合伙企業賬目存在重大爭議,導致無法查明合伙企業費用、合伙企業盈余等賬目。此類糾紛常使法官感到頭痛和棘手,部分法官采取消極回避態度
在司法實踐中,H省8個縣、2個區的基層人民法院對合伙糾紛的處理存在不同意見。有的縣、區法院認為,由于合伙企業尚未清算,賬目無法查清,應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不予立案;另一部分縣、區法院認為,此類案件符合備案的基本要求,應當允許備案,當事人就合伙企業糾紛向法院提起訴訟,大多希望法院審查合伙企業的剩余財產和賬目,然后實現債權,債務和盈余分配。以合伙企業尚未清算為由,在審查備案階段決定不直接受理案件,不利于保護合伙企業一方的合法財產權益,或者以合伙企業尚未清算且證據不足為由駁回原告在接受后的索賠
提交人認為法院應保護合伙協議爭議雙方的合法訴訟權利,未經合伙企業清算,不得在審查備案階段決定不予受理;在審理合伙協議爭議案件的過程中,對于所有賬目不清的合伙協議爭議案件,不宜直接判決并駁回索賠。個人合伙糾紛“難以立案”的原因(一)缺乏相關規定,在實踐中無法依靠個人合伙形式雖然在經濟社會中很常見,在指導個人合伙企業發展、保障合伙人和債權人合法權益方面,法律極其缺乏。《民法通則》在“公民(自然人)”一章中專門設立了“個人合伙”一節,以《基本法》的形式界定了個人合伙的概念、特征和法律地位,規定了合伙剩余分配原則和債務承擔方式,這已成為司法實踐中處理個別合伙案件的基本法律依據。此后,最高法院在相應的司法解釋中適當擴大了《民法通則》的解釋范圍。但是,這些立法規定仍然過于籠統和寬泛,對個別合伙企業的設立要件、合伙企業終止與清算的關系以及具體的清算程序沒有明確規定,而現行規定的內容明顯滯后于形勢的發展。因此,在合伙糾紛案件中遇到的大量實際問題無法依靠,大多數法官無法拒絕判決(二)不當的利益訴求,基層法官厭倦了處理
根據《民法通則》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在合伙糾紛案件中,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主要包括:要求分配合伙企業的盈余或利潤;要求分擔合伙企業的損失;要求償還合伙企業債務;要求賠償提款損失;合伙企業的財產應當按比例分割。然而,在司法實踐中,由于當事人法律知識的貧乏和一些當事人的不良動機,通常會提出不正當的要求,如返還投資資金、墊款、支付合伙期費用、賠償經營損失或賠償合伙損失等。如果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或訴訟標的不適當,法官有義務解釋法律。然而,基于當事人的法律接受能力以及一些基層法院法官對合伙糾紛案件法律規定的不準確把握,他們害怕承擔解釋錯誤的責任,并持有更消極的回避態度。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是拒絕受理或指導當事人受理后撤訴
(三)理論研究滯后,缺乏明確的判斷思路
針對合伙糾紛案件處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例如,如果合伙企業尚未清算,雙方是否可以起訴要求返還投資資金或預付款;合伙企業財產清楚的,合伙人是否可以提前要求分配;合伙企業陷入僵局,如何啟動清算程序等,到目前為止,法院尚未形成統一明確的判決理念和標準。也許是因為此類案件的絕對數量很少,沒有引起各級法院的足夠重視,或者是因為個人伙伴關系確實多樣而復雜,因此難以統一。因此,法官在審理合伙糾紛案件時不僅難以舉證,而且沒有相對統一的判決理念可供參考。法院應受理賬戶未清算的合伙糾紛中國《民事訴訟法》第108條《依法受理案件的條件》規定,“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屬于人民法院的范圍和管轄權”,這是人民法院立案的四個基本要素。根據這一規定,無論合伙企業是否被清算或合伙企業糾紛,只要滿足上述要素并提供初步起訴證據,起訴條件即滿足,法院應予以受理(二)清算不是立案的先決條件
盡管《公司法》和《合伙企業法》有專門章節規定了公司和合伙企業解散后的清算責任和具體清算程序,但個人合伙企業不受上述兩部法律的約束。《民法通則》沒有規定個人合伙終止后的清算義務,《民事訴訟法》也沒有規定合伙清算為訴訟前程序。因此,在審判實踐中長期存在的合伙糾紛案件,在不進行清算的情況下是不能受理的。即使被接受,拒絕起訴的做法也沒有法律依據
(III)不以此為理由提起訴訟表明公平
在大多數個人合伙的合伙糾紛案件中,合伙人之間或多或少有親戚朋友,這必然導致財務管理相對混亂。普遍缺乏標準化的詳細賬簿和每個合伙人的賬目。一旦爭議形成并提交法院,各方只能提供部分賬目,或者賬目和財產由被起訴方的合伙人控制。沒有他們的積極合作,很難完全了解合伙企業的實際收入和支出。即使在掌握賬戶或財產的個人合伙人私下處理合伙企業財產后,他們也設置障礙,使賬戶無法被發現,以避免法律制裁。如果法院不區分不同情況,將以賬目不清或未清算以及合伙企業財產無法分割為由駁回原告的索賠,這不僅是非法的,但也必然損害一方當事人的利益,體現公平正義。四、解決個別合伙糾紛“備案難”的對策建議(一)引導當事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利
訴訟是一項專業技術活動。在具體的訴訟過程中,由于請求不當、陳述不當或舉證錯誤,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判決結果。對于個別合伙糾紛引發的訴訟,要從備案階段開始引導當事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利。要求的表達應當合法、規范,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訴訟;為查明案件事實,必要時及時提出調查取證申請、證據保全申請、委托審計鑒定申請,使訴訟渠道盡可能暢通(二)法院應協助清算案件的合伙賬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方接到交警通知要求來調解對方不來怎么解決
2020-12-12房屋中介常見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0-12-19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交通事故篇> 何為飲酒駕車、醉酒駕駛,該如何處罰?
2021-03-11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