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的王某通過了筆試及面試后,于2014年5月與某房產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王某正式到崗工作后,按公司要求填寫員工基本情況登記表時,在“婚姻狀況”一欄中填了“未婚”。
2014年11月下旬,王某發現自己懷孕了。其實,她早已結婚。但一想到自己來公司僅有幾個月,且入職時稱“未婚”,王某不敢向公司表明懷孕事實。后來,因孕期反應對工作造成了影響,公司發現王某已結婚并懷孕的事實,便讓王某主動辭職,王某不同意。公司遂以王某入職時填寫虛假婚姻狀況、導致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為由,單方與王某解除勞動合同。
王某對此不服,向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該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在仲裁委的調解下,雙方達成協議,房產公司支付王某經濟補償6000元,雙方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8條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該法第26條規定,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用人單位招聘勞動者時有知情權,勞動者有如實說明的義務。不過,單位行使知情權是有范圍限制的,即只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如與崗位直接相關的知識技能、工作經歷、就業現狀等情況。一般情況下,勞動者的婚姻狀況與工作崗位并無直接相關性。婚姻狀況不屬于訂立勞動合同時能夠引起欺詐意思的事由范圍,因為它既不是單位做出錄用決定的根據,也不是單位知情權的范圍。
另外,《勞動法》第12條、第13條明確規定,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就業促進法》第27條規定,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勞動權利。用人單位招用人員,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用人單位錄用女職工,不得在勞動合同中規定限制女職工結婚、生育的內容。
從本案來看,入職時王某雖在婚姻問題上有所隱瞞,但根據她的工作性質,是否結婚屬于她的私事,與其所從事的工作崗位并無必然聯系,且婚姻狀況不是用人單位與王某簽訂勞動合同的要件。王某的該行為不能視為訂立勞動合同的欺詐行為,用人單位據此解除勞動合同沒有法律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額的決算期如何確定
2020-12-01土地入股分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3外國人委托國內律師的手續
2021-01-14合同一方主體能寫兩個公司嗎
2020-11-21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怎樣變更監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關于試用期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26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注意什么
2021-01-23開荒地沒有合同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