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
主動辭職不能獲經濟補償
2010年3月1日,金小姐應聘到一家廣告公司做文員,并與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由于每天都要跟著銷售員外出談生意,非常辛苦。近日,她提前一個月遞交了辭職報告。但離職時公司卻拒絕向她支付經濟補償金。
唐律師點評:
金小姐無權獲取經濟補償金。盡管《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但是第46條又就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情形,作出明確列舉,其中并不包括勞動者主動提前30日書面向單位辭職的情形。
從立法宗旨來看,經濟補償金是法律強制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特殊經濟補償,其目的在于制裁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和合理提高勞動者福利。對于勞動合同到期之前,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強制用人單位必須承擔嚴重的賠償責任。而對勞動者單方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法律并未要求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已經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權利義務不對等,如果仍要求用人單位給予經濟補償,將極大的破壞勞動合同關系中的誠實信用、公平合理原則,不利于保護其正當權益。
相關法律知識: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我國法律一般稱作“經濟補償”,法國《勞動法典》稱為“辭退補償金”,俄羅斯《勞動法典》則稱為“解職金”。我國勞動法、1994年勞動部發布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以下簡稱《經濟補償辦法》)等規定了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該按照一定標準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額的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不執行的后果
2021-02-26教師收手機多久算犯法
2021-01-11人被撞骨折但未住院在家修養如何賠償
2021-01-14建設工程征用土地合同要如何寫
2020-12-05離婚案律師費多少
2020-11-20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需要多少人
2021-03-24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城市房屋拆遷與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