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合同損失賠償的構成要件是什么。損失事實的存在。所謂損失事實的存在,是指當事人因合同無效或解除而遭受損失
損失必須是實際發生的,并且可以確定,而不是當事人的主觀假設和假設。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必須證明損失事實的實際存在。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解除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如果一方欺騙他人并聲稱預售房屋,實際上就沒有這樣的房屋。出于他們的信任,對方為了簽訂購房合同支付了各種費用并遭受了巨大損失。本合同因欺詐被宣告無效,合同對方遭受的損失即為訂立合同時遭受的損失。二是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遭受的損失。賠償義務人有過錯
民法通則第61條規定:“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如果雙方都有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由此可見,損失賠償的重要內容是賠償義務人的過錯。過錯的表現形式很多,如違反現行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以欺詐、脅迫等手段強迫對方當事人與自己訂立合同等。在確定合同當事人的過錯時,應區分以下三種情況:
首先,如果雙方都有過錯,應適用過錯抵銷原則,即根據雙方過錯的程度確定相應的責任。例如,如果一方是故意的,而另一方只是疏忽,則故意方的責任大于疏忽方的責任。如果過錯相等,損失大致相同,雙方可各自承擔損失。其次,如果一方單方面有過錯,則過錯方應承擔違約后果,但也應向無過錯方承擔責任。例如,由于對合同內容的重大誤解,一方錯誤地將某物交付給另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合同解除后,有重大誤解的一方應承擔因自身過錯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如歸還財產損失等)
最后,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故意違反法律、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訂立合同,給自己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自行承擔損失。如果雙方故意違法,即使雙方都遭受損失,任何一方都不得要求對方賠償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對故意侵權民事責任的處罰。過失行為與損失之間的因果關系
所謂因果關系是指一方或雙方的過失與另一方或雙方遭受的損失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沒有因果關系,即使一方有過錯,也不能賠償另一方的損失。例如,一方違反現行法律規定將財產出售給另一方,而另一方在收到貨物后由于儲存不良而損壞貨物。雖然合同被確認無效,但另一方遭受的損失是由于其自身儲存不良造成的,而不是合同的無效。因此,被害人的損失與另一方的過錯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因果關系的判斷對確定賠償范圍也有一定的意義。換言之,如果難以根據雙方的過錯程度來確定各自的責任,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過錯行為在造成損失中的不同作用來確定各自的責任
什么合同可以變更
合同變更是指合同內容的變更,即合同成立后,未執行或未完全執行。基于雙方當事人的意圖或法律的直接規定,本合同不改變雙方當事人,只改變合同關系的內容。
本合同有以下變更:
1。因重大誤解或者訂立合同時明顯不公平而訂立合同的,一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變更。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另一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思訂立合同,當事人選擇變更合同的。因雙方同意而對合同內容的變更
基于上述情況,副主編應整理無效合同的相關內容。可以看出,合同變更的影響是指變更內容在變更后的影響,而未變更的內容繼續有效。除法律規定或雙方約定外,已履行的合同義務或已發生的違約責任和損害賠償請求不會因變更而失效。如果您在這方面有更多問題,律霸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反擔保解除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08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行政案件立案后可以撤銷嗎
2021-01-23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雇主侵占雇員保險金 不當得利被判返還
2021-03-0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2021-02-04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