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總是那么不完美,但人們不應該放棄追求法律完美的信念,在這條道路上耐心地堅持并享受它。從應然的角度看,法律具有滯后性和不確定性;事實上,現有的法律體系有大量的法律規范不適應時代的需要,需要改進。這是正常狀態。立法者的主觀能動性和意識局限性決定了在立法過程中摻雜著一些主觀因素或利益考量,使得法律不可能在各個方面都“完美”。筆者以《合同法》第51條為例,從物權和債權的基本理論角度對其效力進行了初步探討,找出了問題的根源,并希望對本條的立法完善提出一些有參考價值的建議
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追認或者在無權處分人追認后,取得處分權如果簽訂了合同,則合同有效。“根據文本解釋的方法,本條是指處分人未經債權人授權或同意處分債權人的財產,如果他與第三方訂立合同,則無權處分。合同只有在事后得到批準或授權時才有效。在德國和其他國家嘗試將物權行為的認定模式,法律行為分為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負擔行為的效力不受處分權的影響,處分行為的核心要素是行為人具有處分權。在無權處分的情況下,雖然處分人無權處分,但不影響買賣合同的效力,只影響物權法的效力。與此顯著不同的是,中國不承認民法和物權法領域的物權行為模式理論,處分行為(物權行為)和負擔行為(債權行為)沒有區別,但債權合同本身構成無權處分行為。因此,學者們在從立法意圖的角度探討《合同法》第51條的效力時,似乎達成了這樣一種共識,即本條中的處分行為屬于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由于處分行為而訂立的合同的效力需要研究。本文也遵循上述原則進行分析論證
關于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學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形成三種不同的觀點,即效力論,無效理論和效力未定理論 (I)效力理論 效力理論認為,在處置時,合同法適用于第51條的解釋,應認為未經授權處置時的合同仍然有效,權利變更的效力自然發生在債權人批準或者無權處分人取得處分權時;債權人不追認或者無處分權人不能取得處分權,且無權利變更結果的,由無處分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在處分被批準或更正之前,權利變更的結果是否發生尚不確定,但合同的效力不是確定的,而是確定為有效的?!癧1]該理論以物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立法模式為基礎 (II)無效理論 無效理論認為,無權處分的合同是自失效合同[2]基于物的所有權比物的使用和保護更重要,靜態安全比動態安全更重要的事實,它是所有權集中的體現。與有效論相比,無效論否定了處分他人財產的有效性,即否定了惡意處分行為,解決了法律與道德的一致性問題(3) 效力未定理論認為,無權處分行為是一種效力未定的行為,無權處分人與對方當事人訂立合同,處分他人的財產,經權利人批準或者行為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本合同自生效之日起生效。行為人不取得處分權,債權人不認可的,合同無效,但合同無效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無效理論的缺陷使得許多已完成的交易活動得不到法律的保護。事物的價值在于使用,而不僅僅是所有權。無效理論顯然不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試想,只要未經授權的處置者處置他人的財產,不考慮對方的善意和惡意,就會被視為無效,這將導致經濟活動中只存在實時交易,沒有發展遠程貿易的空間,即使是善意取得的。因此,無效理論基本上已被人們普遍否定,在此不再重復。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這種情況下的合同是一種效力待定的合同,這也是我國立法和理論界的普遍說法。然而,效力待定的觀點與適當性相反??梢哉f,這是無效理論和效力理論之間的簡單折衷,將合同效力的問題留給了利益相關者”,忽略了許多問題和隱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收益是否可以擔保
2021-01-19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意外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1-11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城市土地可以轉讓嗎
2021-03-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土地轉讓管理嚴禁炒賣土地的通知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