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仲裁法和國務院文件規定,國內仲裁機構,即指根據仲裁法新組建的仲裁機構可以受理涉外案件。國內一些仲裁機構已經并正在受理涉外仲裁案件。北京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仲)這些年在受理涉外案件方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現就此問題所作的一點淺見研究就教于大家。
首先,關于國內仲裁機構推廣開展涉外仲裁業務的必要性問題,應從決定因素、仲裁本質和價值追求幾方面來認識:(1)國內仲裁機構2006年統計有185家,現存可能有200多家。仲裁機構是否都有必要開展涉外仲裁業務,應當由當事人、市場決定。如果200多家仲裁機構都開展涉外業務并都具有國際競爭力,這是好事。但如果不具備競爭力,只剩幾家從事涉外仲裁業務也是正常的,這是市場選擇的結果。總之,一切應當由當事人選擇決定,而不是由少數官員、專家決定。(2)商事仲裁本身具有國際性的特點,仲裁界目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與國際商事仲裁通行做法接軌,如何在中國已經融入世界的背景下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而不宜過多強調所謂中國特色,拒絕國際通行作法,另搞一套行政仲裁。這不符合當事人的利益,不利于中國仲裁的發展。(3)研討開展涉外仲裁業務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不是要大家都去開拓涉外案源,而是要以國際上的優秀仲裁機構作為標準,按國際通行做法做好國內案件。
其次,開展涉外仲裁業務的過程中,由于涉外案件的當事人往往來自與我國法律制度、文化差異較大的國家、地區,因此,受理涉外案件不是單純的案件類型、案件量的增長,而是會促使仲裁工作產生質的轉變。針對這些特點,北仲的做法有:
確立并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
2002年初北仲提出要將自己建成“在國際上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仲裁機構”。而2001年北仲受理案件668件,爭議金額才20多億,當時受理的涉外案件總共才20件。提出這樣的目標,有三層考慮:一是為了防止驕傲自滿,故步自封情緒,在國際背景下(而不僅限于國內),以國際知名仲裁機構為標準,尋找差距,改進工作。我國已加入世貿組織,經濟上也大規模融入世界經濟,因此,講仲裁競爭力,應該是仲裁的國際競爭力,而不是國家、地區的競爭力。發展國際競爭力既是仲裁機構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社會的客觀要求。二是要以新的愿景凝聚人心,激發創業熱情。三是以新的戰略為出發點,促使各項改革措施順利實施。由于北仲從仲裁委員會委員到仲裁員、工作人員對仲裁委員會國際化發展目標高度認同,北仲的許多涉及自身利益的改革措施,如章程規定,主任和工作人員不做仲裁員、仲裁員聘用標準提高、仲裁員必須參加專業培訓制度、秘書工作實行年限制等,都在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下,得到順利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撤銷掛名股東
2020-11-12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交通事故同等責任怎么賠償
2021-02-02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