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當事人意思自治是指當事人在約定仲裁、仲裁程序和適用法律方面可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約定行事。例如,當事人可以自己約定仲裁、仲裁委員會、仲裁庭的組成、仲裁員人選、適用的法律等等。這是仲裁最重要的原則,它是整個仲裁制度的出發點,表現在各國的仲裁法律和仲裁規則都明確規定給予當事人這種自治的權利。但是,當事人的自治權又是相對的,它跟自愿權不同,自愿權是絕對的。當事人不愿意達成協議將他們的爭議用仲裁來解決,誰也不能強制他們。但當事人自愿選擇了仲裁而不行使他們的自治權時,仲裁機構就要依法代他們行使權利,也就是說,當事人不約定仲裁庭組成,指定仲裁員,約定適用法律等時,仲裁機構就代為他們指定或決定。濱州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規則對此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二、仲裁員的私行為
仲裁員雖然可能是一方當事人指定的,但他不代表任何一方當事人,他是站在一個公正的、第三方的立場上對雙方當事人的糾紛進行仲裁。因此,仲裁行為是私行為,即私人裁判行為,不是國家裁判行為,它與法院對案件的判決在性質上截然不同。仲裁機構依其自身公正的仲裁活動樹立自己的威信,謀求自己的生存和發展,而不是依靠行政權。仲裁機構作為公斷人必須公正合理地處理糾紛。
三、國家法律認可
國家法律對仲裁及其裁決法律效力的認可,是仲裁賴以存在和發展的保障。仲裁是自愿的行為,但如果法律不允許當事人提交仲裁,法律不承認仲裁協議的效力,或者法院不承認或不執行仲裁裁決,那么仲裁不過是空中樓閣,仲裁裁決等于一紙空文。涉外仲裁不但要得到本國的認可,還要得到其它國家的認可,因為涉外仲裁裁決有時需要到國外執行。1987年,我國正式成為聯合國《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締約國后,我國的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就可以在該公約的所有成員國得到承認和執行。
責任編輯:瀟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敏律師,從事律師工作20年之久,現為山東滕州滕國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經驗豐富。執業以來成功代理刑事辯護、勞動爭議、婚姻糾紛、合同糾紛、交通事故、工傷賠償以及房屋買賣糾紛等各種案件,辦理十多起意外死亡案件,圓滿解決,為刑事被告人多人多次提供罪輕、緩刑、無罪辯護,并獲采納,現為十余家企事業單位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提供法律咨詢幾千次!深研法學,法學功底扎實,自從事律師工作以來,盡心、盡責為當事人服務,審慎處理各項法律事務,其處事作風和辦案思路獲得當事人和同行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交警定責簽字后還能復議嗎
2020-12-18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不包括什么
2021-03-09合同解約定金退還時間是多久
2020-12-15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變道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06老公有外遇離婚財產怎么分割
2020-11-19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經紀人公司 Broerage Agency
2021-03-23"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