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網購糾紛訴訟管轄權
雙方當事人就管轄權達成一致法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4條,合同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被告住所,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和其他與爭議實際有關的地方有管轄權,但不得違反《分級管轄法》和《排他性管轄法》的規定。發生網購糾紛時,買賣雙方可以選擇賣方住所、買方住所、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合同履行地、合同履行地、合同履行地和合同履行地中的一個,標的物所在地為主管法院的書面所在地。然而,在現實中,這種協議并不常見。值得注意的是,在網上購物糾紛中,許多賣家作為被告經常提出管轄權異議,理由是他們已在網頁上明確告知“爭議應提交賣方所在地法院管轄”,且買方未對此提出異議。這種反對是站不住腳的。賣方在網站上發布的通知屬于標準條款,未經買方明確同意。同時,它也剝奪了買方在依法維護其權利時選擇管轄權的權利。因此,本條款無效,不屬于雙方在管轄法院達成的協議。
但是,如果賣方已單獨向買方提交本條款,且買方同意,本條款對雙方均有約束力,并可作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3條確定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主管法院管轄權的依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網絡購物糾紛涉及的合同屬于銷售合同。如何確定網絡購物合同的履行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在確定網絡購物合同的履行地時,首先有必要查明雙方是否已就交貨地點達成一致意見。然而,為了避免送貨地點的問題,網購平臺通常會將買家填寫的地址標記為“收貨地址”,而不是“送貨地點”。如果無法查明雙方是否已就交貨地點達成一致,則應根據交貨方式確定合同的履行地點,即:, “采用交付方式的,貨物的交付地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行交付方式的,交付地為合同履行地;采用木材、煤炭托運或者交付方式的,貨物的裝運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履行地“
就網上購物而言,在實踐中,賣方的“包括郵件”通常被視為使用“賣方的交付方式”,買方指定的接收地址是合同履行地,而賣方的“不包括郵件”“被認定為代理寄售,合同履行地應為賣方交貨地
當網購糾紛管轄權不明確時,您可以到luba.com找律師幫助保護您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原產地標記權屬于知識產權嗎
2020-12-10商標侵權如何判定
2020-11-11上海交通隊違章處理排隊多久
2020-11-09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保戶須知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合同怎么簽訂
2021-02-02拆遷補償方案可以不公告嗎
2021-03-24地鐵拆遷城中村的拆遷補償可以參考城市房屋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