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機關:最高人民法院
文號:發審[1998]14號
發布日期:1998年7月6日
實施日期:1998年7月11日,1998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95次會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和經濟審判方法改革的若干規定》,現予公布,自1998年7月11日起施行,1998年
為了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民事經濟審判機制,確保案件依法、準確、及時審理,對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中的有關問題,在總結各地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作出如下規定。第一,人民法院可以制定各類案件的證明說明,明確證明的內容、范圍和要求。人民法院送達《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時,應當告知當事人就其訴訟請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下列證據:
1。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證據,并已提交取證申請和證據線索
2。應當接受人民法院的檢查或者委托。雙方當事人提出的影響案件主要事實認定的證據材料相互矛盾,經法庭質證不能確定其效力
4。人民法院認為需要自行調查收集的其他證據,承擔舉證責任的一方仍應當承擔不提供證據的后果。法官收到當事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提交的證據材料,應當在開庭前做好必要準備,及時審理案件時,出具收據。開庭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在法定期限內,分別向當事人送達受理通知書、應訴通知書、起訴書副本和答辯書副本。通知必須參與訴訟的各方
3。告知當事人有關訴訟權利和義務以及合議庭的組成。查閱相關訴訟材料,了解雙方爭議焦點、應適用的相關法律及相關專業知識
5。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的證據。人民法院需要進行勘驗或者委托鑒定的,應當進行勘驗或者委托有關部門鑒定。
7。對于案件較復雜、證據材料較多的案件,可以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其他必要的準備VI.合議庭成員和獨任法官在開庭前不得與一方及其訴訟代理人單獨接觸
VII。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辯護期滿并做好必要準備后進行庭審。如果一方明確表示不提交答復,或在答復期屆滿前已作出答復,或同意在答復期內開庭,也可以在答復期屆滿前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侵犯隱私權可以治安拘留嗎
2021-02-14房屋租賃協議范本
2021-02-24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3公司未設立已經出資款項如何返還
2021-02-17網上處理違章一般多長時間
2021-01-31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