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中的欺詐行為精神賠償是否存在正常意義上的欺詐行為,導致精神崩潰,并不影響夫妻財產的分割。原則上,它仍然是一個人的一半。如果你長期欺騙和通奸,你可以適當少加分數。
婚姻法規定的過錯只能是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情況。也就是說,如果有下列情況之一導致離婚,無辜方有權要求損害賠償:
(1)重婚
(2)配偶與他人同居
(3)實施家庭暴力
(4)虐待或遺棄家庭成員
“此時,法院應當從法律的功能和目的的角度支持無罪方的財產賠償或精神賠償請求。在婚姻關系中,如果一方有上述行為,對婚姻另一方造成的精神損害是無法治愈的聲明此類精神損害賠償基于對配偶權利的保護。
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損害賠償范圍過于狹窄,排除了長期欺騙和通奸
現行婚姻法只列出了生活中常見的五種情況:重婚、配偶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和遺棄家庭。在現實生活中,長期通奸、吸毒、賭博等導致婚姻關系破裂的常見行為都被婚姻法排除在外,
例如,長期通奸實際上與重婚和同居有本質區別,因為后者是公共行為,前者是秘密行為。就危害程度而言,長期通奸、重婚同居沒有大的區別,而且也嚴重侵犯了無過錯方的配偶權。如果夫妻關系破裂,無過錯方應有權要求離婚損害賠償
但是,現行法律排除了這種情況,受害者的權利無法得到保護,這無疑增加了過錯方的傲慢。這是現行婚姻法的漏洞,但這是現實
然而,根據《精神損害賠償解釋》第八條第二款的規定,最高法院有權要求人民法院責令過錯方承擔民事責任,包括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賠償金,當配偶一方的人格權被另一方非法侵犯并導致嚴重的精神后果時
因此,根據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如果一方有確鑿證據證明另一方長期欺騙和通奸,人民法院在離婚時可以少分財產
精神損害賠償是隨著《民法通則》的頒布實施在我國建立起來的一項新的民事法律制度。精神損害賠償是公民因侵犯罪犯人身權利而遭受精神痛苦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侵犯公民人格權可能會產生兩種結果:一種是物質損害,如受害者的治療費用;另一種是精神損害,如受害者的心理創傷和精神痛苦。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當公民的姓名權,肖像、名譽、榮譽受到侵犯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損失賠償是指對物質損害和精神損害的賠償。當對受害人精神損害的賠償不能彌補受害人名譽和榮譽的損失時,還需要停止侵權行為,消除影響
欺詐行為的發生是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依據,但要注意相關細節。在解決具體問題時,要積極實踐有關規定,使自己的權益具有實際可操作性。但是,一般來說,欺騙不是重婚,因此,相關方很難提出精神主張
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欺詐對離婚財產分割有什么影響
一方離婚財產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的分級
2021-01-04游客遭野生動物攻擊的景區是否該承擔責任
2020-12-26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