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程序的法律規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認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認定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認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認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認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認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高空拋物致人受傷的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12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行政案件律師收費標準
2021-01-09申請人能否撤回專利權授予申請
2020-12-01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