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許多重要的大宗農產品,如糧食、棉花、糖料、油料、蔬菜、水果、煙草、水產品、畜禽蛋產品等,產量均居于世界第一位,但在國際市場上我們至今仍然不是農業強國.農產品出口總量我國尚不及法國和荷蘭。我國目前在國際農產品外貿總額的排位上列第七位,占世界農產品外貿總額的3.55%。自我國加入WTO以來,農產品的出口形勢是出人意料的。此前,業內絕大多數人士認為中國加入WTO之后,首先受到最大沖擊的是農業,特別是在中國的糧食主產區,可能會導致900萬到2000萬農民的失業。但實際情況是2001年、2002年、2003年我國的糧食均處于凈出口狀態。其中2003年糧食出口2200.4萬噸,比2002年增長48.3%?2003年糧食形勢發生了一些變化,農產品的貿易順差也出現了下降,但農產品出口增長向好的總體趨勢并沒有改變。目前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總額只占農業總產值的1%多一點,生產大國貿易小國的總體格局是困擾我國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農業生產的國民生產總值在國民經濟中GDP的比重呈不斷下降的趨勢,目前只占14%左右。外貿出口創匯的比例在全部進出口份額中呈不斷下降的趨勢。1992年尚占外貿總額的13%,到2002底的統計只占總額的5.5%,2003年又有下降。
一、戰略基點
中國的農產品外貿產業到底應當如何定位,是“創匯農業”,還是“就業農業”;是要國際市場份額,還是要外匯稅收;這是一個戰略基點問題。
就我國的國情來講,農業入市難,農民增收難,農村社保難,始終是政府面臨的核心難題。而另一方面,農產品外貿的進出口總量只占全國外貿總量的1/10左右。很顯然,盡可能地擴大農產品的外貿總量,核心是出口總量,擴大農產品的國際市場占有份額,增加農民的收入,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全局性利益要遠遠大于出口創匯。農產品出口的戰略基點應當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放在擴大農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上。也就是說,在保證符合國際貿易規則的前提下,農產品出口的底線可以后退到成本價格,農產品的進口市場,特別是土地密集型農產品可以盡可能放開,以換取農產品出口市場,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市場的擴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欠條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1-03-14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