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他人的著作權作品要支付報酬,這是著作權人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利,法律規定了某些情況下,使用作者已經發表的作品,可以不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也可以不經過他的同意,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著作權的合理使用的相關規定。
《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前款規定適用于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的限制。
第二十三條 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前款規定適用于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的限制。
以上是律霸整理的著作權合理使用的相關規定,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屋頂漏水是否屬于工程質保的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25違法征地查處過程中,政府不作為怎么辦
2020-12-24公司股份的隱匿、轉移五個類別
2021-03-24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