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淆行為
混淆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經營活動中,以種種不實手法對自己的商品或服務作虛假表示、說明或承諾,或不當利用他人的智力勞動成果推銷自己的商品或服務,使用戶或者消費者產生誤解,擾亂市場秩序、損害同業競爭者的利益或者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2、虛假宣傳
虛假宣傳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產品的質量、性能、成分、用途、產地等所作的引人誤解的不實宣傳。以廣告或其他方式銷售商品,是現代社會最常見促銷手段。但各類虛假廣告和其他虛假宣傳,或亂人視聽,有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或直接誤導用戶及消費者,使其作出錯誤的消費決策,引發了大量社會問題;或侵犯其他經營者,特別是同行業競爭對手的合法利益,造成公平競爭秩序的混亂。《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均將此類行為作為必須禁止的違法行為予以規范。
3、商業賄賂
商業賄賂是指經營者為爭取交易機會,暗中給予交易對方有關人員或者其他能影響交易的相關人員以財物或其他好處的行為。商業賄賂的形式不勝枚舉。在中國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以回扣、折扣、傭金、咨詢費、介紹費等名義爭取交易機會的現象非常普遍,如何判斷其是否違法,我們必須以法律為標準,分析其實質特征,從而得出正確結論。
4、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指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披露、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
5、低價傾銷
低價傾銷行為是指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低價傾銷違背企業生存原理及價值規律,在市場競爭中往往引發價格大戰、中小企業紛紛倒閉等惡性競爭事件,甚至導致全行業萎縮的嚴重后果。
6、不正當有獎銷售
不正當有獎銷售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以提供獎勵(包括金錢、實物、附加服務等)為名,實際上采取欺騙或者其他不當手段損害用戶、消費者的利益,或者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7、詆毀商譽
詆毀商譽行為是指經營者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從而削弱其競爭力的行為。
反不正當競爭行為具體措施有哪些?
1、承擔法律責任
《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法第21條至32條均規定了,市場主體不正當金正行為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賠償損失、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行政責任,同時,情節嚴重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2、配合監督檢查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監督檢查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可以進行監督檢查。第十七條規定,監督檢查部門在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有權行使下列職權:
(一)按照規定程序詢問被檢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證明人,并要求提供證明材料或者與不 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其他資料;
(二)查詢、復制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協議、帳冊、單據、文件、記錄、業務函電和其他資料;
(三)檢查與本法第五條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必要時可以責令被檢查的經營者說明該商品的來源和數量,暫停銷售,聽候檢查,不得轉移、隱匿、銷毀財物。
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認的商業道德的手段和方式,與其他經營者相競爭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不正當競爭行為五花八門。《反不正當競爭法》將不正當當競爭行為納入其調整范圍,規定其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賠償程序是什么
2020-11-11私營企業要求的最低人數是多少
2021-01-04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拖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會坐牢嗎
2020-12-17家庭暴力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3-14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小區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