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與合伙組織間能不能成立合同關系
[案情]
2003年12月18日,李*、李*佳及李*三人簽訂協議,約定合伙出資成立**汽車服務中心,李*佳出資人民幣36萬元,占總出資總額的40%,被告李*出資36萬元,占總出資總額的40%,李*出資18元萬元,占合伙出資總額的20%。其后各合伙人按約履行了出資義務并共同經營。在合伙經營期間,因合伙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等原因,李*佳于2004年6月22日以借款的形式交給**汽車服務中心5萬元用于交納**汽車服務中心所欠房租費,**汽車服務中心向李*佳出具了借款借據。同年10月,經三合伙人協商同意,李*佳退出合伙,但未對合伙進行清算。同年12月李*佳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汽車服務中心歸還上述5萬元借款。
[分歧]
一種意見認為:**汽車服務中心向李*佳出具的是借款收據,而不是出資證明,借款收據反映了李*佳與**汽車服務中心之間就借款達成了合意,李*佳提供了借款,雙方形成借款合同關系,并非合伙人對合伙追加投資。該借款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合法,合同依法成立并有效。李*佳的借款屬于**汽車服務中心的外部債務,無需經過合伙清算來確認。本案中,對外而言,李*佳是合伙企業的債權人,對內而言,李*佳作為合伙人之一也是該5萬元借款的債務人,合伙人對合伙企業的外部債務對外承擔無限責任,對內承擔按份責任,也就是說,李*佳債權債務混同的只是合伙內部應承擔的份額,而不是5萬元借款的全部,李*佳對其應承擔的份額之外的債權理應受到法律保護。因此,李*佳要求**汽車服務中心及李*承擔還款責任并無不妥,首先應當以**汽車服務中心的全部財產清償原告李*佳的5萬元借款,不足部分由合伙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合伙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本案中,李*佳既是5萬元借債權人,同時作為合伙人之一也應承擔該5萬元借款的40%的責任,該40%因債權債務同歸于李*佳一人而消滅。**汽車服務中心的財產不足清償部分,應當由李*承擔60%的清償責任。
另一種意見認為:合伙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全體合伙人承擔的是無限責任,對于合伙企業出現的虧損應以自己的全部財產承擔責任,不以各出資額為限,對于經營過程中因經營需要,也可以增加投入,不受原出資數額限制。本案中李*佳以借款的形式向合伙企業交納資金,是因合伙企業經營虧損和資金周轉困難等原因引起的,雖無書面協議,仍可認定為屬于資金填補,屬履行承擔無限責任的行為。因此,雖然**汽車服務中心出具是借款借據,但實質上是合伙內部事務,屬合伙內部財務結算范圍,而不屬于合伙企業對外債務。這種合伙人在合伙經營中以借款的形式投入的資金能否退還與合伙清算結果有直接的關系,需清算后才能確定。李*佳在未經退伙清算的情況下,要求退回“借款”無法律依據,其訴訟請求應予駁回。
[評析]
合伙實務中,當合伙組織資金周轉困難,而合伙人又不愿改變合伙協議中約定的出資比例時,通常會采用由合伙組織向合伙人借款的方式來進行融資。這種借款與一般借款有無區別?是通過合伙清算的方式來解決這種借款糾紛還是通過主張借款債權的方式來解決?對這些常見的法律問題,無論是《民法通則》還是《合伙企業法》,抑或最高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都未給出明確的意見。
而本案的焦點恰恰就是,合伙組織**汽車服務中心向合伙人之一李*佳借款5萬元用于合伙開支,李*佳能否以有關借款法律為請求權基礎規范,主張借款合同債權?第一種意見認為既然合伙組織明確出具了借據,就充分證明了這是一種借款合同關系,而不是追加投資,因而把這種借款認定為是合伙組織的對外債務。這種認識是因為被借據這一形式所束縛,簡單地認為既有借據則必屬借款合同關系,沒有注意到,合伙組織是由合伙人構成,兩者之間存在著特殊的不可截然分割的利害關系,這種人格上的密切關聯,導致合伙人對合伙組織的借款應有別于他人對合伙組織的借款。否則,就會出現一方面合伙人對合伙組織債務負無限連帶責任,另一方面卻又與其他債權人一起對合伙組織的財產享有平等受償權這一悖論,因而顯然是錯誤的。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形式上是借款合同關系,但實質上是合伙組織資金周轉困難,合伙人承擔填補合伙組織資金缺口的責任,這正是合伙人對合伙債務負無限責任的表現,因而仍然是合伙內部的清算問題,而非合伙組織的對外債務,這種觀點注意到了合伙人與合伙組織的特殊聯系,區分了合伙人對合伙組織的借款與他人對合伙組織的借款兩種不同法律性質,因而最終的處理結果是符合合伙法基本原理的。
正確地分析本案,需要更深層次地澄清合伙法律中的一些基本問題:盡管現代民法理論承認合伙組織特別是經過登記的合伙企業具有民事主體資格,合伙組織可以合伙的名義從事民事法律活動,但合伙組織沒有完全獨立的財產,沒有完全獨立的意思,更沒有完全獨立的民事責任能力,只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民事主體,合伙組織與合伙人之間仍然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人格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同。因此,合伙人與合伙組織之間不可能成立那些只能存在于具有完全獨立人格的民事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借款合同關系就是其中一種。合伙人不可能一方面是合伙組織的債權人,另一方面作為合伙組織的一員又是自己債權的債務人,這在理論上是相互矛盾的。當然,從純粹數學的角度,先由合伙組織償還出借款項合伙人的借款,再由各合伙人之間分擔責任的方式與合伙人之間進行合伙清算解決“借款”糾紛的方式可能是結果相同的。但是把合伙人對合伙組織的借款等同于他人對合伙組織的借款,將其視為合伙組織的對外債務,既不符合合伙法的基本理論,更有可能在實際操作中帶來訟累,即如果合伙組織的財產不足清償借款,出借款項的合伙人又因需要承擔內部按份責任,就會存在一個執行回轉的問題。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合伙組織與合伙人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格混同,兩者之間不可能成立只能存在于具有完全獨立人格的民事主體之間的借款合同關系等等民事法律關系,即使在形式上是合同關系,也應由全體合伙人以合伙清算的方式予以解決,合伙人不能向合伙組織主張合同債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伙人與合伙組織間能不能成立合同關系”問題進行的解答,合伙組織與合伙人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格混同,所以兩者之間是不能成立合同關系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行政拘留后還會賠償對方錢嗎
2020-11-25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關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涉及的幾個常見問題
2021-01-21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家庭土地承包有哪些程序
2020-12-19土地流轉主要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