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過錯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應承擔什么民事賠償
因勞動者的過錯而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當按照《民法通則》所確立的實際損失原則,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因其過錯而對用人單位的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六條 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確認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有過錯的一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這里要指出的是,在對勞動者追究民事賠償責任時,要貫徹以下原則:
一是賠償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在責令有過錯的勞動者賠償經濟損失的同時,要注重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承辦案件的勞動行政部門、勞動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對有過錯的勞動者要進行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做耐心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真正認識到行為的危害性,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勞動者守法的自覺性,而且能增強勞動者賠償經濟損失的主動性。二是合理賠償原則。
所謂合理賠償,是指在查請案件事實,確認用人單位確實因為勞動者的違法行為而實際存在經濟損失的前提下,根據勞動者的過錯程度、情節輕重、責任大小、認錯態度好壞、實際承受能力等綜合認定勞動者實際應承擔的賠償費用,以確保問題得到切實解決。
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情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勞動者過錯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需要結合用人單位的實際損失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因此小編提醒大家,在簽訂勞動合同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因過錯導致要承擔責任。想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基金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0-12-27打針整容瞬間失明,整形失敗如何索賠
2020-12-28非上市公司收購股權轉讓要繳稅嗎
2021-01-12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