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民法通則與合伙企業法的規定,合伙合同作為商事合同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合伙合同的當事人必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一點比我國合同法就一般合同主體的資格要求就比較嚴格。因為作為商事合同,合伙合同任一方的主體都不能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也不存在所謂的可以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智力和精神狀態相適應的合伙合同。
2、合伙合同作為商事合同,如果是以成立合伙企業為目的的,其主體就不得是法律、法規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的人。比如,國家公務員、學校教師、現役軍人等。
3、合伙合同應由全體合伙人充分協商,就合伙目的與經營范圍、出資數額、方式與期限、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辦法、入伙與退伙、合伙解散與清算、違約責任等合伙事宜達成一致,并訂立書面協議。
4、就出資而言,根據《合伙企業法》第11條之規定,合伙人可以用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其他財產權利出資。對于貨幣以外的財產權利出資以及合伙人的勞務出資,合伙合同可以規定評估辦法,或將其折算成現金加以規定。
5、就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而言,合伙合同應當根據權利義務一致的原則約定,使虧損的分擔依據當事人約定的利潤比例來決定,分享多大比例的利潤,就應分擔多大比例的虧損。特別是,依據《合伙企業法》第38條第2款的規定,合伙合同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擔全部虧損。同樣地,由此可以得出下述相應的結論,即合伙協議不得約定部分合伙人不享受利潤的分配或者部分合伙人不承擔任何損失。由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的基本原則可以推知,實踐中常見的在合伙合同中合伙人退伙時不予退還合伙積累的約定,其實是變相不予分配利潤,對這種約定的條款應視為無效。
6、合伙合同自全體合伙人簽名、蓋章后生效,即合伙人按照合伙合同享有權利,承擔責任。經全體合伙人協商—致,可以修改或者補充合伙合同。不過應注意的是,合伙合同成立生效,并不等合伙企業的成立。如果合伙是以企業的形式組建的,那只有經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核準登記并發給營業執照,合伙企業才算成立。
以上就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不幸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法律問題,而您又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律霸網有許多律師可以給你提供服務,并且我們律霸還支持線上指定地區篩選律師,并且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01火車臥鋪砸死人如何處理
2021-02-23行政強制算是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0-12-30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土地流轉合同樣本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