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委托合同有期限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在合同法中至規定了“法律規定期限”或“約定期限”,還提到“合理期限”,但合理期限具體多久并未做出明確界定。但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為: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后,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第十五條:“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或者買受人遲延支付購房款,經催告后在三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則在三個月的”猶豫期“內沒有行使”猶豫、反悔、解除,等權益的,則合同的解除權消滅。
《合同法》規定:第九十三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九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 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第九十六條 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要解除合同這個所規定的期限,要考慮到合同中所約定的條款,如果約定條款那就以合同中約定期限為準,對于一般的解除權應該在一年之內進行,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申訴程序有什么要求
2020-12-26老公失業而離婚可以離嗎
2020-12-24員工關系專員如何處理工傷事故
2021-02-20對方違章停車發生刮蹭誰的責任
2020-12-18交通事故認定工傷怎么賠償
2021-03-02起訴離婚要具備哪些條件 哪些情況屬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2-25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交強險責任限額是如何確定的
2020-12-25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土地轉讓出售協議范本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