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侵犯病人和家屬的處分權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16 · 161人看過

處分權是所有權內容中最重要的一項權能。它是指權利主體決定財產在法律上的命運的權利。《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規定:“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用、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在醫療實踐中,有時醫務人員不按規章制度辦事而有可能侵犯病人及家屬的處分權。一旦發生侵權行為,不但要以書面形式向病人或家屬賠禮道歉,還要給付精神損害賠償金。為此,醫務人員在醫療服務過程中,要學會判斷自己的行為哪些合乎規范,哪些違背規范,提高自己的自律行為,從而規避醫療風險。

1、醫院進行科學研究不能侵犯死者家屬的處分權

醫院對比較罕見的病例,為弄清病變部位、病因和死因,在進行尸體解剖時,有時取出某些器官進行科學研究。在這一環節,關鍵問題是事先是否征得死者家屬的同意,如果這樣做了,就不會構成侵權行為。反之,就會給死者家屬造成精神上的損害,應當給予適當的精神損害賠償。

有這樣一個案例,某病人因病住進一家醫院,因病人的病情迅速惡化,經搶救無效,最后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由于這個病例比較特殊,醫院為弄清病因和死因,與家屬協商進行尸體解剖。尸體解剖后,在死者家屬不知情情況下,醫生擅自取出心、肝、肺等臟器留作研究之用,次日,死者家屬得知情況后甚為不滿,與醫院發生了爭執,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審理認為:參照我國《民法通則》關于保護財產所有權的有關規定,死者家屬享有對死者尸體的處分權。醫院在沒有取得死者家屬同意情況下,擅自取出心、肝、肺等臟器留作研究用,侵犯了死者家屬對死者尸體的處分權。最后,法院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民法通則》第七十一條和七十二條規定判決醫院將從尸體內取出的臟器全部返還給死者家屬,給付精神損害賠償金5000元,就其侵犯行為以書面形式向死者家屬賠禮道歉。

還有“擅自留用遺體器官,醫院侵權被判精神賠償”一案。2003年3月14日,張某被醫院診斷為腰椎管狹窄癥,手術后當晚死亡。因家屬懷疑是醫療事故,院方同意對尸體進行病理解剖,于是該醫院委托一個上級醫院進行尸體解剖檢查,該上級醫院將用于檢材之外的器官留下來。張某的家屬知道后,立即去追要,上級醫院把剩余的器官歸還給死者家屬,死者家屬認為,上級醫院擅自將死者的部分器官當作標本供教學和實驗用,給其造成了心理傷害,因此要求被告醫院賠償經濟損失。法院認為,死者家屬對死者尸體享有處分權,某上級醫院解剖尸體時將剩余器官保留,事先沒有征得家屬同意,后來雖然將剩余器官返還,但未履行告知義務,給死者家屬造成傷害,應承擔賠償責任。

上述兩案例,還適用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法律,該法律第三條規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而下列侵權行為包括:“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道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按這項法律規定,上述兩所醫院在進行尸體解剖檢查時,擅自將死者的臟器或部分器官留作科學研究或當作標本,是侵犯了家屬對死者尸體享有處分權,給家屬造成精神傷害,應當承擔精神賠償責任。其正當做法是,進行尸體解剖的醫院,為科學研究和教學需要,留用尸體器官時,事先要征得家屬的同意,并減免一定數量的醫藥費或者支付一些賠償損失費用。

2、按常理辦事也會構成侵權行為

醫院和醫生應樹立“病人面前無小事”的全新觀念。在處理醫療糾紛中,往往發生一些不正常的事,病人和家屬先挑是不是醫療事故的毛病,如果不構成醫療事故,就按違背醫療規范的缺陷,想方設法要醫院賠償一些費用,而我們的醫護人員是按理性而不是按照法律實施醫療行為,結果好心辦壞事,被病人和家屬抓住辮子而構成侵權行為。

例一:某醫院為一急性腸梗阻病人進行手術,術中醫生發現病人闌-尾似有紅腫,考慮到闌-尾沒有重要功能,還具有發生炎癥危及健康的隱患,當即決定將闌-尾一并切除。當時對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病人意識清醒,同時其親屬也等候在手術室門口。可是該醫生既沒有問一聲病人,也沒有征求家屬的意見,就擅自將病人的闌-尾也一并切除,術后才通知家屬,還將切除的闌-尾給家屬過目,病人的腸梗阻手術和闌-尾手術都很圓滿,愈合良好出院。此后,家屬多次到醫院要求切除闌-尾的損失費。醫院則認為切除闌-尾是為病人著想,因而不予賠償。后來病人向法院起訴。

法院經審理認定,醫生在完全可能情況下,沒有征得病人或家屬的同意,私自決定切除病人臟器,雖未影響到病人的生命健康,但侵犯了病人對自己所有“物”的處分權。經法院調解,醫院除賠償了因訴訟所支出費用外,另賠償1000元的損失費。

按常理,手術過程中順便切除闌-尾,對病人身體健康不但沒有損害,反而有益處。醫生考慮到病人利益完全出于好心。但因為闌-尾畢竟是人身體的“物”,在病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切除就侵犯了病人對自己所有“物”的處分權,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這就是醫務人員不按規章制度辦事得到的懲罰。

例二:懷孕7個月的焦某,在一家診所治療感冒,在長達20天的治療中,胎動逐漸減弱,后在某醫院治療時,被診斷為胎兒死亡。經剖宮產手術,娩出一體重4kg的男性死胎。醫院建議對死胎進行尸檢,焦某及丈夫并未同意,并舉報某診所治療有問題,法院告知其需要對死胎進行尸檢以作為證據。當其找到該醫院要求領回死胎時,醫院告訴她,該死胎已經作為醫療廢物被處理掉。為此焦某夫婦將該醫院告上了法庭,要求醫院賠償精神損害等損失4.5萬元。法院認為,焦某于醫院剖宮產術娩出死胎后,雖表示不同意尸檢,但未表示同意由醫院處理死胎。法院判決醫院給付焦某精神撫慰金2000元,并就其侵權行為以書面形式向焦某道歉。

這一案件的爭議焦點在于死胎的法律屬性究竟是什么?如果認為死胎屬于醫療廢物,那么醫院自己處理就是合法的,如果認為死胎屬于物的性質,那么就存在“物”的支配權的問題,正因為如此,本案具有特別的典型意義。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楊*新教授認為,死胎和尸體確有不同,尸體是自然人死后身體的物化形態,法律保護尸體的法律基礎是法律對自然人死后的身體利益和人格利益的延伸保護。相比較而言,孕婦產出的死胎沒有經歷出生的過程,沒有以人的形態存在過,自始就沒有享有法律人格,也沒有享有過民事權利。但死胎也具有物的屬性,對于死胎的法律保護,是向人出生前的延伸保護。認為死胎是醫療廢物,是對人類尊嚴的褻瀆。死胎是產婦的身體組成部分,脫離了她的身體就變成了獨立的物,這種物的所有權,由產婦原始取得,并且其母親作為死胎的所有權人。被告醫院在未取得原告同意情況下將死嬰當醫療廢物處理,侵犯了原告的處分權,應當賠償精神傷害費用。

從上述兩案例得出的教訓是,醫務人員不能沿襲傳統的、理性的醫療行為而應當依照規章制度、相關法律的規定從事醫療活動,才能明確自身的義務和維護醫患雙方的權益。

3、未履行告知義務,侵犯病人處分權

在目前審判實踐中,將醫院的醫療行為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即告知行為和診療行為,只要醫務人員在這兩種行為中有一種過錯,并造成患者損害結果的,醫院將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告知行為比較廣泛,這里表述的是與侵犯病人處分權相關的告知義務。

醫生在做手術時為防止病情的加重和擴散,有時要同時摘除某些器官,這屬于“醫療自由處置權”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執業醫師有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斷、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的權利,這是醫療處置權的法律依據。因此,對同樣的病情,不同的醫務人員會作出不完全相同的醫療處置,但只要該處置合理,就是一種正當的醫療行為,而不是違法醫療行為。問題是超過“手術同意書”范圍的醫療處置,必須履行告知義務,否則容易造成侵犯病人處分權的后果。

某飛行員丁某,因左眼被剮傷就診某醫院眼科。診斷為“左眼穿通傷,左鞏膜裂傷,色素膜嵌頓”,接診大夫決定做鞏膜縫合術。手術中發現眼內容物脫出,眼球已無保留價值,大夫動員病人做眼球摘除。丁某講,他是飛行員,須等單位領導和家屬來后再定。于是單位陪護人員便打電話通知領導和家屬,但就在單位領導和家屬到來之前,醫生卻將病人的眼球摘除了。手術后,醫生先后要求病人、單位領導和家屬補簽字手續,均遭到拒絕。繼而,病人開始向醫院索賠,由于雙方無法統一,經醫療事故鑒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病人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認為,被告醫院在為原告行鞏膜裂傷探查術中,根據傷情將眼球摘除,沒有診療過失,原告要求確認被告行為是醫療事故沒有法律依據。被告術中雖無診療過失,但未嚴格履行簽字手續是錯誤的。故判決被告補償原告經濟損失25,000元。原告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判決其他內容幾乎無任何改變,只是將賠償數額提高到5萬元。

作為公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受傷器官如何處置,這是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的權利。作為被告無論是依據法律規定還是醫院慣例,都應知道,未經病人同意而摘除其眼球,會造成其精神和財產上的損害。一、二審判決均未明確指出賠償理由,但根據賠償金額來看,只能是對患者精神損害的賠償。

還有一例“醫院擅自摘病腎,構成侵犯患者處分權”的案件,也說明醫院未履行告知義務,而承擔了賠償責任。居民姚某患腎病多年,由于病情加重,到某縣醫院住院治療。醫院經抗炎治療后,姚某病情仍不見好轉。醫院告知姚某家人:病情嚴重,需要對腎進行外觀查看以找出病因。經家屬同意,醫院實施“左腎探查術”。可是讓姚某一家人沒想到的是:姚某手術出來時,她的左腎已經被摘除了。姚某一家人認為,縣醫院未經家屬同意私自摘除病人左腎是毫無道理的,醫院應該賠償一個好腎。院方稱:“病人左腎病變嚴重,功能已喪失。出于對病人生命安全考慮,我們立即對左腎實施切除手術,沒有及時告訴家屬,完全出于好意。”為解決這一爭議,經歷縣、市、省三級醫療鑒定均為:“不構成醫療事故”,姚-家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訴訟,向被告醫院索賠醫療費精神損失費等共計5.7萬元。市法院終審認為:姚某享有對所患疾病知情的權利,醫院在未告知情況下將姚某病腎切除,該治療行為雖然是為了治病救人,但違反了醫療常規,市法院終審判決,醫院賠償各種費用1.7萬余元。

患者姚某不但享有對自己病情的知情權,同時也享有對腎是否切除選擇的權利。醫院在未告知患者準確病情,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將病腎切除的過失行為,侵害了姚某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醫院有過錯,應當根據其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醫務人員發生侵害病人或者家屬的處分權的行為,大半出于好心和善意,總認為是從考慮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出發,本身沒有過錯,這種認識正是法律意識不強的表現,總的來看,加強醫護人員法律學習和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比學習專業知識還要重要。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章浩然

章浩然

執業證號:

14306201710453739

湖南岳州律師事務所

簡介:

章浩然律師,男,28歲,法學本科學歷, 現執業于湖南岳州律師事務所(湖南省優秀律師事務所)。訴訟類業務:曾處理過多起合同類糾紛、侵權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勞動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等案件。法律顧問業務:曾為岳陽市南湖新區管理委員會、岳陽市公安局、華能湖南岳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省煙草公司岳陽市公司、岳陽市湖濱街道辦、岳陽市岳陽樓區華生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岳陽樓區普瑞緹醫療美容門診部等多家政府、企業提供法律顧問服務。執業以來,一直堅持"先做人,再做事,然后再做律師"的服務理念,誠實守信、勤勉守則,竭力為當事人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章浩然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恰县| 瓮安县| 多伦县| 昌吉市| 宾川县| 德兴市| 汕尾市| 乐陵市| 长宁县| 麟游县| 唐河县| 西华县| 寿宁县| 屯门区| 济源市| 北辰区| 鱼台县| 齐河县| 湘潭市| 喀喇沁旗| 中阳县| 郧西县| 临沭县| 平泉县| 儋州市| 手游| 望都县| 高阳县| 蒙山县| 甘洛县| 宝清县| 江阴市| 新绛县| 安溪县| 永昌县| 甘孜| 中牟县| 绥德县| 五寨县| 沙雅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