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2008年2月22日,被告范某為原告張某出具個人書寫的承諾,被告愿為原告操縱股票,操作資金賬戶(本金為20萬),期限一年(2008.2.30-2009.2.30),期限屆滿賬戶金額達到25萬元,如未達到承諾金額,被告愿承擔責任。操作期間被告向原告支付一年利息,共計2.4萬元,分四次付清。在此一年當中,被告實際已經向原告支付兩次利息,共計12000元。約定期滿,即2009年2月,原告無法聯系被告。2009年8月7日,原告在證券公司查詢到資金對賬單,資金余額37342.69元,新賽股份一股資產市值9.62元,總資產37352.31元。原告一直未能找到被告,遂訴至法院。
【判決結果】因法院無法找到被告,遂公告送達被告,缺席開庭審理,法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委托合同成立,但因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進而該委托合同無效,被告應返還原告20萬本金。
【評析】近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認識的提高,人們已經不再僅僅把個人的資金存放在銀行中,而是開始尋找多種方式儲備資金,例如債券、股票、投資房產等等,從而使自己的資金增值,來抵制通貨膨脹或作為謀生的手段。但由于個人精力和閱歷的限制,有些人無法親自操作各種理財方式,故委托理財已經悄然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尤其是近幾年股市情形看好,利潤空間比較大,更多的人選擇委托炒股的理財方式來為自己積累財富。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但在趨利避害僥幸心理的驅使下,人們還是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股市中,當盈利時,雙方是皆大歡喜,而虧空時,雙方產生糾紛,免不了要動以口角,最終訴諸法院,然而這種以股票投資為內容的委托合同究竟是否有效?
筆者認為,“保本條款”的效力,我國證券法第144條規定,證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對客戶證券買賣的收益或者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做出承諾。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嚴禁信托投資公司信托業務承諾保底的通知》第2條和第3條的規定,“信托投資公司不得以信托合同、補充協議或其他任何方式向信托當事人承諾信托財產本金不受損失或者保證最低收益。信托投資公司應當在其營業場所顯著位置對不得承諾保底的有關規定進行公示,并在簽訂信托合同時,以書面形式向當事人申明上述內容。信托投資公司在推介信托產品或辦理信托業務時,不得暗示或者誤導信托當事人信托財產不受損失或者保證最低收益。”該條款規定與信托公司簽訂合同時的保本條款無效,我國法律并未名文規定個人之間的保本條款是否有效,但是從股市風險和合同的公平性原則上講,保本條款明顯侵害了雙方的利益,故在個人委托理財合同中保本條款應認定為無效。
合同本身的主體是否適格,本案中個人委托他人為其操作股票,證券法規定,未經中國證監會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從事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及證券投資咨詢機構不得從事代理投資人從事證券買賣,不得與投資人約定分享投資收益或分擔投資損失。本案中,公民個人接受委托為他人操縱股票投資,違反了法律、法規對于證券服務機構從業的強制性規定,委托炒股合同一方當事人不適格,故該委托合同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模擬拆遷的協議能簽嗎
2021-02-1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一
2021-02-03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外資企業股權轉讓流程
2021-01-03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談完業務遇車禍算不算工傷
2021-01-01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