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要件
利用經濟合同欺詐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無合法經營資格的一方當事人與另一方當事人簽訂買賣或承攬合同,騙取定金、預付款或材料費;利用中介機構簽訂轉包合同騙取定金或預付款;虛構建筑工程或轉包建筑工程合同,騙取工程預付款;雙方當事人串通利用合同將國有或集體財產轉移或據為己有;本無履約能力,弄虛作假,蒙騙他人簽訂合同,或是約定難以完成的條款,當對方違約后向其追償違約金。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秩序。合同亦稱契約,是指當事人之間為實現一定目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的協議。合同是商品交換關系化法律上的表現形式,合同法律制度則集中體現和反映了商品經濟關系發展的內在要求和一般規則,為商品交換提供了基本的行為模式。因此,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合同法律制度是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基本保證。但近年來,一些不法之徒無視國家的法律,利用各種經濟合同進行詐騙,表現出極大的欺騙性、貪婪性和危害性,國家工商局披露的最新資料表明,我國合同簽汀的規范程度和履約率不容樂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合同的鑒證工作,嚴厲打擊合同詐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在哪里鑒定
2021-03-11生效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如何進行救濟
2021-02-09刷單套現違法嗎
2021-01-23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村干部挪用土地出讓金怎么處罰
2021-01-08外嫁女在夫家享受了拆遷補償,還能在娘家享受嗎
2020-12-12房屋被劃入拆遷紅線內,多久會被拆除
2021-01-122020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04大棚拆遷有補償嗎,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15國有及農村土地征地拆遷補償費有哪些,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20有拆遷協議能獨立立戶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