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民事訴訟法并沒有賦予當事人完全的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對指定管轄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就是其中的空白。學理上對有關指定管轄提出管轄異議的權利這一問題并沒有給予充分的考慮,只是從法理學的角度對這一問題加以說明:從法理學的角度來說,在一部法律中,前后條文之間的相互約束關系有一種不均等性。這種不均等性主要體現(xiàn)為前面條文對后面條文不具有約束性,而后面條文對前面條文則具有約束性。我們知道,在我國的民事訴訟法中有關管轄權異議的條文是第38條,而指定管轄是在第39條中規(guī)定的。根據(jù)上面這一法理學觀點,管轄權異議對指定管轄不具有約束力,所以對指定管轄不能提出管轄權異議。因此"一般認為,指定管轄是法律賦予上級法院的權利,當事人和下級法院都不能提出異議。"
律霸網(wǎng)小編認為,"指定管轄是法律賦予上級法院的權利",這一觀點只是從維護上級法院權威的角度出發(fā)來考慮這個問題的,如果綜合考慮當事人的利益,此觀點就未免有些狹隘。
一、此觀點僅僅從維護上級法院權威的角度來認為不能對其指定管轄提出異議,它對當事人的利益考慮不足。"在程序構造及運作過程中要確立訴訟當事人的主體性,在保障審判權有效運作的同時,更要保障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的實現(xiàn)。惟有如此,方能保證裁判過程及其結果建立在共識性和合法性的基礎上,以獲得更高的權威性。"2因此,法院權威性的樹立應當是建立在充分保障當事人的正當權利基礎之上的。只有完善當事人的各項訴訟制度,并依此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使之與法院的司法審判形成一種程序上的相互制約機制,才能夠防止法院在愛審判過程中出現(xiàn)審判不公正,司法擅斷,促使其公正司法。只有這樣法院的權威才能得到真正的樹立和維護。那種認為從維護法院權威的角度而否定當事人對指定管轄提出管轄異議的權利的觀點部分的剝奪了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權利,是一種典型的司法擅斷。它不僅不能維護法院的權威,而且還會對人民法院的權威性造成極大的損害。
二、所謂指定管轄,是指上級人民法院在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下以裁定的方式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對某一案件行使管轄權。依此定義來看,指定管轄是法院系統(tǒng)內部上級法院依職權指定其下級法院對某一案件實行管理。它的"實質是法律賦予上級人民法院在特殊情況下有權變更和確定管轄法院,以適應審判實踐的需要,保證案件及時正確的裁判。"3從以上對指定管轄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指定管轄體現(xiàn)的是一種法院系統(tǒng)內部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在這種內部關系之中,下級法院與上級法院之間的關系已經(jīng)不是審判監(jiān)督關系,在這里所體現(xiàn)出來的應當絕對的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所以下級法院對上級法院的指定不能提出異議,只能服從。但是,當事人相對法院上下級之間的內部關系來說其與法院之間屬于一種外部關系,當事人并不是、也不應當是必然的服從于法院,因此當事人擁有一定的意思自由,其對法院的指定管轄應當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表示接受或提出異議。
綜上所述,我們應當調整我國民事訴訟法第38、39條的先后順序,從制度上賦予當事人能夠對指定管轄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并且在司法實踐中充分保障當事人的此項權利。
然而,賦予當事人有對管轄權提出異議的權利是否意味著當事人對所有的指定管轄都可以提出異議?律霸網(wǎng)小編認為不是這樣,我們應當從訴訟經(jīng)濟的角度和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的角度兩方面綜合考慮這個問題,應當對指定管轄的幾種情況分別加以分析,視不同的情況而定。下面我將從引起指定管轄的幾種原因出發(fā),對其分別加以分析:
一、"有管轄權的法院因為特殊原因不能管轄,報請上級法院指定管轄。"在這種情況下,本應享有管轄權的法院由于主客觀原因而不能行使管轄權。被指定管轄的法院本來不具備管轄權,但上級法院為之新創(chuàng)設了管轄權。由于應然狀態(tài)的管轄權在實際中已經(jīng)不能行使,所以當事人在此種情況下不具備提出管轄權異議的理由。如果還賦予當事人此權利勢必造成當事人濫于行使此權利,加重法院的訴訟負擔,降低訴訟效率,使訴訟不經(jīng)濟。所以此種情況當事人就不應當享有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
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院對指定管轄有爭議的,應當報請其共同的上級法院指定管轄。"在這種情況下,幾個有爭議的法院之間要么相互推委,要么相互爭奪管轄權。上級法院指定管轄的目的是憑借其對下級法院的權威,通過指定其中一個法院行使管轄權而解決下級法院之間的管轄權爭議。此情況并沒有創(chuàng)設出新的管轄權,應然狀態(tài)的的管轄權在實際狀態(tài)中依然存在,而且能夠行使。由于上級法院在指定管轄的過程中因為主觀或客觀的原因不可避免的會發(fā)生錯誤,如果此時當事人不能行使管轄權,則當時人的權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此時當事人應當能夠提出管轄權異議。
三、"移送管轄中,受移送的法院認為自己沒有管轄權的,應當報請與其認為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的共同上級法院指定管轄。"此種情況與第二種情況基本相同,其指定管轄的目的是通過對案件管轄權的指定使應當具有管轄權的法院依法行使管轄權。此種情況也沒有創(chuàng)設新的管轄權,應然狀態(tài)的管轄權實際存在而且也能夠發(fā)揮作用。同樣,為了避免在指定過程中出錯,充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此種情況也應當賦予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wǎng)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名合同物權法中的規(guī)定是什么
2020-11-14反擔保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9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guī)定
2021-01-09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個人信用破產(chǎn)能出國嗎
2021-02-10再婚婚前房產(chǎn)協(xié)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個人投資開發(fā)房地產(chǎn)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lián)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基金的特點及保險基金的來源
2020-11-11土地流轉如何改革解決現(xiàn)實問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