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應選定金還是訂金
依據具體的情況來定。
【案例】
張三、李四于2008年10月簽訂一份承攬合同,雙方約定:“張三向李四訂做30套窗簾,每套500元,共計15000元,在2008年11月30日前交付使用;張三交付給李四訂金1500元,若將來甲不支付價款,1500元歸李四所有,若李四不能按時交付30套窗簾,則雙倍返還張三3000元。”后來,李四因重大過失而沒有按時交付張三30套窗簾。現張三向法院起訴要求李四雙倍返還3000元。
【分歧】
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產生分歧,第一種意見認為,應當駁回張三的訴訟請求,應當判決李四返還1500元;第二種意見認為,應當支持張三的訴訟請求,應當判決李四雙倍返還3000元。
【意見】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所謂訂金,其實不是一個規范的概念,在法律上僅作為一種預付款的性質。是預付款的一部分,是當事人的一種支付手段,不具有擔保性質。而定金,指合同當事人為保證合同履行,由一方當事人預先向對方交納一定數額的錢款。
由此可見,定金和訂金的根本區別就是是否具有擔保的屬性。本案中的合同雖然寫的是訂金,但是,從雙方的真是意思表示來看,顯然規定的是“定金罰則”的內容,具有擔保性質。因為該合同明確了甲不付款,1500元李四沒收,李四不能按時交付30套窗簾,則雙倍返還3000元。完全符合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因此,筆者認為,不應該拘泥于雙方的用詞,而著重在看雙方表示的真是意思,雖然合同中用的是“訂金”但是真是意思表達是“定金”,因此,主張第二種意見。
不管是定金還是訂金,在本質上都是一種擔保方式,但是它們所代表的法律利益和法律效果是不一樣的。大家還是要有所甄別。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一定要看清楚。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催繳通知書不執行會怎樣
2021-03-02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
2021-03-10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未全額繳土地出讓金能出土地證嗎
2020-11-28土地出讓方式有幾種
2020-11-10沒有統一標準,拆遷補償誰說了算
2021-02-06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金華金義都市新區房屋拆遷補償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370年住宅公寓有什么問題
2020-11-10拆遷安置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分析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