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調解離婚費用是多少?
按國務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定,法院以調解方式結案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法律依據:國務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十三條 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第十五條 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二、民事訴訟調解程序存在哪些問題?
1、偏離法院的職能。
法院是受理案件、審理案件的司法機構,不是調解部門,不是人民調解委員會。法院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制定的程序履行其應有的職責,而不是按照其他法律的程序進行。群眾發生糾紛,能事先調解的,都不會選擇到法院處理,不得已才到法院,是希望法院立案、審理,以此解決紛爭,而不是不立案就調解。按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在判決前的任何一個階段,只要當事人自愿,均可以進行調解,沒有必要在立案前設立調解程序。這明顯違背國家設立法院的初衷和目的,也偏離了法院的職能。立案前的調解應當交給群眾自己進行,或其他調解機構處理,而不是法院。
2、增加法院成本,浪費納稅人的錢。
1)增加人員成本。近年來,民事糾紛越來越多,法院系統本來人手不夠,審判人員既要開庭又要調查取證、寫法律文書,加班加點,辛苦勞累,法院應當增加專業的法官審理案件,以保證判案的質量。但眼見一些審判人員被調到法院的庭前調解部門,專門負責立案前的調解,擔當起調解員的角色,法院又不得不接收新的審判人員以補上審判庭的空位。如此做法既浪費審判人才,又增加法院負擔。
2)增加硬件成本。調解不是說說就算,總有個地方讓雙方坐下來談,總要準備一臺電腦、打印設備、紙張,法院不得不空出房間作為調解室,這又增加了支出,最終還是要納稅人埋單。
三、法院調解要注意什么?
(一)職權主義濃重,影響當事人的意思自由
(二)反悔權沒有適當限制,使得調解權被濫用
(三)忽視了程序公正
(四)調解效力不穩定
離婚案件當中的調解,法院最終調解的結果是讓夫妻兩個人撤銷離婚的這種決定,所有的離婚的結果不會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調解出來的。所以調解只是勸夫妻雙方和好,而不是經過調解解除了婚姻的關系。由于離婚案件的訴訟費用本身就不是固定的標準,因此調解費也沒有準確的參考值。
離婚時如何進行財產保全?
離婚后復婚需要什么手續?
妻子不履行夫妻義務能否離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漏診如何賠償
2021-01-28如何舉報不良村干部
2021-03-15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家人經濟犯罪會凍結家人的財產嗎
2021-02-28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贍養費收入法院能查嗎
2020-11-27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