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以探望“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為由起訴中止探望的,應審查親子關系的現狀及成因,并從有無改善余地的長遠眼光加以判斷,充分發揮司法裁判與心理輔導的疊加效應。
【案情】
原告柳某與被告樂某原系夫妻,離婚后,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子小松隨原告共同生活。2010年7月,原、被告經法院調解確定被告于每月單周周六對小松行使探望權,交接地點為原告住所地。此后,雙方就探望事宜發生分歧,被告為此申請法院執行。2013年5月、7月,小松先后兩次前往心理咨詢中心就診。8月,原告以被告的探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為由起訴要求中止被告的探望權或減少至半年一次。審理中,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原、被告雙方及小松進行了心理訪談。
【審理】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認為,未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一方享有探望的權利。原告提出中止或減少探望的請求,應舉證證明出現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事由。雖然小松體質特殊,但并不妨礙其正常生活與交往,相反更需要父母雙方的關愛與照料。原、被告雙方在子女探望問題上始終存在較大分歧,使得父子間缺乏單獨接觸及充分的情感交流、親子互動機會。而小松的部分就診時間與被告探望時間并不沖突,記錄內容也系在單方主訴基礎上形成。鑒于原告未能舉證證明被告的探望行為損害子女身心健康,故法院對其要求中止或減少探望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宣判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評析】
未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一方享有法定的探望權利,但我國婚姻法同時規定了因探望而造成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2013年4月《上海法院審理未成年人探望權糾紛案件的意見(試行)》實施后,中止探望糾紛從原有的執行程序中剝離,直接納入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受案范圍。當然,除處理程序的這一變化外,無論是對“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情形的實體審查還是心理干預機制的協同運作,無不體現出解決該類問題所應有的審慎態度以及借助資源及機制優勢發揮涉少民事審判特色的司法應對。
1、“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情形的實體審查
對“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判斷既是一個事實認定問題,也蘊含了潛在的價值判斷。在父母的法定權利與未成年人權益發生沖突時,優先、特別保護未成年人利益成為涉少民事裁判的準繩。
一是探望權的行使狀況及影響分析。法定權利的限制應有合法依據并具備正當性。是否應當中止探望不能僅以親子關系疏離、惡化等外在表現論,而應分析成因及可歸責性,也就是說未成年子女的性格養成及心理陰影是因探望權人的探訪所致還是受生活環境或帶養人人格品質的影響更多。
二是未成年人子女意見的參考性分析。對離異家庭而言,非直接撫養方與子女感情維系如何與子女對非直接撫養方的認識與評價密切相關。這也是在特定的撫養、探望糾紛中設置聽取未成年人意見這一環節的初衷,但未成年子女的意見往往僅作參考,相關意見是否獨立、客觀、持久更需謹慎衡量。例如,表面上看小松對父親的探望存有顧慮,但進一步訪談發現其并不排斥接觸父親,甚至還表露出對父愛的渴望。上述信息的搜集恰恰為案件的處理提供了依據。
三是親子關系的發展前景分析。未成年人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尤其是直接撫養方不良情緒的感染。因此,考察親子關系有無改善相當必要。本案原告在訪談中暴露出對被告的極度怨憤情緒,一味指責被告嫌棄患病的兒子、看重金錢,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因此,我們引導雙方采取正確的教養方式,理性溝通,并認為基于雙方的共同努力,父子關系完全有改善的可能。
2、不同階段心理介入措施的作用和價值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實為不當探望所造成的損害后果。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肉體傷害外,越來越多的當事人以無形的不良道德影響乃至精神損害作為請求依據。由此引發對以下兩類心理介入措施的效力判斷問題。
一是當事人自行進行的心理診療行為。本案原告就診記錄中的處理意見載明:“建議保護孩子安全,暫時減少父親探視”、“建議爸爸暫時不來探視,可先以打電話等方式與孩子做情感溝通;建議父親本人一起陪診”。從證據形式來看,就診記錄以及自評量表等材料具有專業性、針對性,但來訪者主訴及自評結論可信度較低,在缺乏其他證據印證的情況下不應采信。心理學上的認知與情感、行為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妥善處理探望糾紛須突破“影響”本身,追本溯源,打破惡性循環。事實上,醫生建議的父親陪診及電話溝通方案并未否定父子親情聯系的必要性,而僅是在形式選取上有別于見面看望、接回共處等傳統探望方式。
二是審理中自愿接受的心理輔導。在少年民事審判中,社會調查、社會觀護、心理干預等機制發揮著重要的審判輔助功能,為公正裁判、化解矛盾創造了條件。本案在啟動心理干預程序后通過四次心理輔導了解到,原、被告均存在人格偏執的特質,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孩子感受,而原告更借著愛的名義專制地剝奪、控制孩子的一切,表面上聲稱保護孩子安全,實則擔心孩子與父親建立情感聯系后疏遠自己、不受自己控制,故試圖以中止探望來阻隔父子聯系。因此,經充分比較父母雙方對孩子的現實影響、家長親情關懷與子女健康成長的利益權衡,法院認為原告中止探望的訴訟請求依據不足,未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柯,女,漢族,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學位,中國政法大學在讀研究生,2015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并取得A證法律職業資格,現為新疆正嘉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年輕、活力、專業、認真、誠信。擅長:民事糾紛調解,行政復議,公司企業法律事務,法律顧問,人身損害賠償,婚姻家庭,刑事辯護,合同糾紛,勞動工傷,保險理賠,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等。 從業格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惟有客觀事實才是最高的權威! ??聯系方式:19999269988、15923547832 地 ??址:新疆喀什市克孜多維路527號香城大廈4單元12樓 新疆正嘉律師事務所 郵箱:920005170@qq.com
車禍精神損失費由誰賠
2020-12-25學生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29違禁品或危險物品的攜帶禁止規定是什么
2020-12-04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新疆各市區消費者投訴協會投訴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9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