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再審提交的材料
(一)再審申請書,并按照被申請人和原審其他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
(二)再審申請人是自然人的,應當提交身份證明;再審申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委托他人代為申請的,應當提交授權委托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
(三)原審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
(四)反映案件基本事實的主要證據及其他材料。
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材料可以是與原件核對無異的復印件。
一、再審申請書應寫清:
1、申請再審人、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2、以民訴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事由為依據,將符合的事由逐項列明;
3、原審法院名稱,原判決、裁定、調解文書案號;
4、具體的再審請求;
5、申請再審的法定事由及具體事實、理由;
6、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名稱;
7、申請再審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二、按照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人數另加4份,提交再審申請書副本。
三、應提交裁判文書的送達回證或其他證明裁判文書實際生效的證明。
四、申請再審人是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申請再審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委托他人代為申請的,應提交授權委托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
五、提交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4份;生效裁判系二審、再審裁判的,應同時提交一審、二審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一、二審判決書原件或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4份。
六、在原審訴訟過程中提交的主要證據復印件。
七、支持申請再審事由和再審訴訟請求的證據材料。
八、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的同時,應提交材料清單一式兩份,并可附申請再審材料的電子文本,同時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
相關知識: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條件有哪些?
第一,有權申請再審的主體,只能是案件當事人。案件的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或者上訴人、被上訴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及判決其承擔實體義務的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當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依法亦有權代當事人申請再審。
第二,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對象,只能是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協議。對于沒有生效的裁判,可以提起上訴,但不得申請再審。
第三,申請再審應當具備法定的事由。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79條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是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二是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三是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是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五是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80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四,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78條的規定,可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是原審法院及原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當事人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法院提出申請,法院有義務接受。
第五,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即在裁判發生效力后兩年內提起。
第六,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寫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原審法院的名稱、案由及案件編號,當事人爭議的事實和理由,原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申請再審的具體訴訟請求以及申請再審的事實、理由和法律根據。同時,當事人提交申請書,必須附上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的副本。
在實際中,如果當事人需要進行再審就要按照法律規定在有效期內提交詳細的材料,法院才會受理。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 工傷保險條例》里關于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1-27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金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坐滴滴出交通事故怎么辦,責任怎么分
2021-02-05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保險公司賠付拖車費嗎
2020-12-10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機動地承包年限有規定嗎
2021-01-25買的二手房拆遷有補貼嗎
2021-01-17拆遷補償不透明,可以申請信息公開嗎
2021-03-16